精實新聞 2009-12-15 07:55:19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因應上市公司減資分割潮,證交所公佈,將修正營業細則相關規定,未來若上市公司減資分割換發標的屬未上市櫃股票,重新掛牌首個交易日漲跌幅限制,將予放寬,將改依受讓公司市值或淨值孰高者,作為復牌參考價的漲停價計算基準,跌停價基準則以兩者孰低者計算,放寬有效價格成交區間。
事實上,今年上市公司減資分割個案,不在少數,且換發新股都含未上市股票,其中光學廠天瀚(6225)辦理減資31.5%,減資後原股東每仟股將換發684.78股新股,及得勝捷光電315.23股,今年6月22日新股重新掛牌後前九個交易日,幾乎天天漲停,股價飆升近倍。
另外,燦坤(2340)也透過分割減資六成,將家電部門暨家電及旅遊等長期股權投資相關資產、負債及營業,分割讓與新設燦星網,原股東每仟股燦坤換取燦星網600股,11月23日分割新股重新上市後,前十個交易日幾乎天天漲停,十五個交易日股價飆漲1.3倍。
上週五宣布將減資分割的還有PC大廠華碩(2357),除辦理85%減資外,未來原股東每仟股將轉換成150股華碩及404股和聯,雖每股淨值可望大幅提升,且解決品牌代工衝突,惟考量換股後籌碼流動性,宣佈後首個交易日跌停終場。
因應今年此波減資分割風潮,證交所也將在15日舉辦上市股票分割減資參考價訂定方式的相關公聽會,並邀集產官學界人士及證券週邊單位。
證交所主管指出,上市公司辦理分割減資,原股東換取分割受讓公司股票若屬上市櫃,可依最近營業日收盤價,計算其價值,但若換得未上市櫃股票,因缺乏公平市價基礎,市場一般以淨值推算,但難免影響市場流動性。
證交所主管解釋,未來上市公司減資分割換發未上市股票,重新掛牌參考價將有兩種計算方式,其一係依原上市公司分割後留下淨資產總值比率,算得等比率市值,再按分割減資後發行股數還原;另種則是參照現金減資作法,依原每股換得分割受讓公司股票淨值,計算換得股票價值。
為使換發後新股盡速反應市場價值,證交所主管說,未來減資後重新掛牌的首個交易日,將以兩種方式計算之參考價中較高者,作為漲停價計算基準,跌停價則以較低者計算,放寬價格成交區間。
以華碩為例,若以14日收盤價59.9元推算,分割後淨值參考價約236元,市值推算參考價則為291.6元,依新規定,恢復交易首個交易日漲停價將以291.6元為基礎,落在312元,跌停價則以236元推算,落在219.5元,價差高達9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