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0-04-26 11:30:50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上周末台北市政府宣布將推出「舊屋換新屋」案,只要屋齡逾30年,即可原地重建換新屋,且坪數不縮水。市府官員表示,將給予舊屋改建2倍容積獎勵,申請者如將增加的面積出售,甚至可「免費換新屋」,區段較好的建物再外加1個停車位,預估近30萬戶、逾百萬市民受惠。新政策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為期5年。建商解讀,市府相關用意在於獎勵改建、改善市容,同時也降低房價高漲的問題,此舉將使4、5層樓房屋有更高意願參與都更,可增加建商的參與案件;惟相關的政策執行細節出爐前,可能干擾建商在手的都更進度。
北市推出的「舊屋換新屋」政策,將過去都更案的法定容積獎勵僅1.5倍提高至2倍,創都更史上最高。市府規劃,申請該案者,需屋齡逾30年,基地面積達2千平方公尺以上(約605坪),一半以上住戶同意。
對此,建商指出,這項政策是鼓勵住戶自行申請都更,市府協助都更民眾申請貸款,並給予較高的容積率。不過,建商認為,基本上,政府獎勵都更的方向沒有改變,民眾自辦都更雖然可以減少讓建商分得利潤的部份,但建築的專業設計上將不如建商參與辦理。
上市建商主管分析,北市「舊屋換新屋」政策符合市場行情。目前的都更案來看,民眾多要求可分回「權狀」原坪數,否則根本不會同意參與,若政府對鼓勵民眾辦理都更,並給予高達2倍的,則對建商而言,也有一同參與的意願。
至於,若政府大動作獎勵民眾自辦都更,希望以此抑制北市的飆漲,相關的新屋是否影響建商推案市場。對此,建商則認為,還是要看申請建案的地段,目前看起來,台北市的土地難求,民眾即使自辦都更,未來新屋價格也是提升到目前的區域行情;再者,就算今年8月起開始執行此政策,但新成屋的落成也要2、3年以後,甚至因為走都更,需要協調、申請的程序更長,新屋釋出的時程可能拉更長,預估新政策不會影響2、3年內的市場現況。
不過,建商也坦言,政府的執行細節還未出爐,先丟出「一坪換一坪,再加停車位」的消息,會讓目前建商在談的都更受到干擾,很多民眾可能會因此想到政策明確,看看市府獎勵的條件有多少,再當成籌碼和建商談,短期可能讓一些都更案進度停滯;但預料政府給的條件已是目前市場行情,建商實際的都更案執行應不會被影響。
整體而言,建商認為,政府在推動都更政策的關鍵問題還是在於「釘子戶」的處理,若公權力沒有辦法介入,不論是民眾自辦、建商辦理等,都更案還是耗時、難在短時間內提升北市房屋供應量,解決供需不足的問題。
而儘管都更處理棘手,北市建商仍將都更案視為重點土地開發來源。惟建商坦言,政府要求605坪以上才能申請「舊屋換新屋」專案,但事實上,在越來越多投資客卡位都更案後,許多建商多不碰大型社區開發案,人越多、整合越困難,反而有空地、有違章、住戶單純的個案,量體不大的,才是建商想介入的標的,因此政府獎勵民眾自辦都更與建商辦理都更並不衝突;在政策鼓勵下,將使台北市現有逾30年的4、5樓老公寓有都更意願。
也有建商認為,政府獎勵都更的政策可以利多解讀,在政策推動「舊屋換新屋」,一坪換一坪下,會讓民眾更有都更意願,也比較不會獅子大開口,漫天喊價,對建商在處理都更案也會較順暢。
不過,也有建商擔心,政府再喊多都更,恐怕使老屋屋主更惜售,中古屋在都更題材下,短期內恐怕又有飆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