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2-06-13 17:33:36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嘉泥(1103)今(13)日召開股東常會,該公司董事長張安平(左圖中)表示,去(2011)年台灣對大陸進口水泥開徵反傾銷稅率達91.58%,致去年本業虧損,而今年在大環境不變下,本業仍難獲利;他更直言,全球現正陷入二次衰退疑慮,台灣也有難和韓國競爭的困境,嘉泥的水泥投資將往海外發展,今天股東會因此通過提高資本總額近1倍,至150億元的決議,以因應擴大發展所需;除了水泥本業外,嘉泥也啟動嘉新大樓的改建案,並評估其他投資事業。但張安平表示,所有投資仍在進行或評估中,尚不宜對外說明。
由於今天的股東會係張安平擔任董事長以來的首次會議,為讓小股東暢所欲言,會議進行逾3個小時,遲至中午結束。
嘉泥股東會通過承認去年財務表冊,全年營收8.77億元,較前年衰退56.13%,營業淨損1.58億元,與前年的淨損1.6億元相當,幸有轉投資台泥國際的挹助業外收益7.54億元,致去年稅後淨利1.6億元,EPS 0.26元。會中並通過配發現金股利0.2元、股票股利0.3元。
同時,嘉泥股東會中也完成公司章程修正案,因應未來的營運發展需要,增加營業範圍,例如住宅及大樓開發租售業、停車場經營業、特定專業區開發業、新市鎮、新社區開發業、都市更新重建業、不動產買賣、租賃業、老人住宅業、一般旅館業等。
而資本總額定原為77.96億元,提高至150億元。
張安平表示,去年公司的獲利嚴重衰退,營業金額和獲利水準均創下民國67、68 年以來的新低,主因大陸方面,對台泥國際的持股隨該公司擴張而稀釋,由28.87%降至20%以下,台泥國際的營收因此無法併入合併報表;而台灣部份,去年政府公告了為期5 年的反傾銷稅,並追溯自100 年5 月30 日起實施,稅率91.58%,讓公司進口水泥成本巨幅攀升,公司只好放棄進口水泥,造成本業表現嚴重下滑。
他分析,在未來5 年內政府對大陸進口水泥課重稅的環境無可改變下,今年公司在台灣的展望仍難樂觀看待。
張安平也分析現在的全球經濟,他認為,歐債務問題隱憂仍在,危機未除,全世界金融穩定深受影響;而美國房市、失業率雖略有好轉跡象,但其它經濟指標並未顯示持續復甦力道,第三輪貨幣量化寬鬆實施的共識似已逐漸明朗;中國大陸則調降成長目標,通膨情勢增溫,其經濟前景與政策動向也備受關注。所以,目前全球還是陷在二次衰退的疑慮中。
他更直言,台灣雖然總統選舉平和落幕,但國內需求不振,又有油電雙漲措施刺激物價上漲,且證所稅復徵導致股市震盪,進出口低迷,都為國內政經注入不安因素。尤其,台灣雖與大陸簽訂ECFA,仍市場開放清單等實質議題的討論,還待進一步協商。但台灣的雙邊與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如東協10+1 或10+3,台灣都不在其中,還有美韓FTA的簽署,也讓台灣在與韓國的競爭上蒙受不利,台灣未來面對國際經貿的挑戰越來越嚴峻。
張安平說,他目前在台灣沒有看到任何合適的投資機會,所以目前規劃的投資計劃將會往海外發展。
他分析,現階段,嘉泥的台灣本業仍維持銷售通路商角色,並盡全力經營好台北港;而在中國大陸,除繼續現有水泥項目聯合水泥廠外,也會繼續全力支持台泥國際的佈局與發展,深耕華南、西南地區,支持未來台泥國際透過自建及購併,在2016 年達到產能1 億噸的目標;在國際上,則積極尋求除中國大陸地區以外千萬噸級的大型水泥生產事業之投資及策略聯盟機會。
第二、嘉泥也正朝全面活化土地資產方向進行,包括大岡山礦區土地重劃已開始進行,其他大台北地區土地的規劃也持續進行,像是嘉新大樓,就已經委請全球前五大的國際建築設計團隊規劃中,希望今年底前有規劃結果。
而為因應擴大的投資所需,嘉泥考慮辦理現金增資。張安平說,無論是資產活化或國外的投資案若有進展,公司所需資金均非常龐大,不是現有資本額所能支應,所以今天股東會決議將資本額擴大一倍到150 億,以應未來擴大發展策略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