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2-12-07 15:09:27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兩大廣視角技術IPS(in-plane switching)及FFS(fringe-field switching)的發展與應用已經成為液晶面板產業最重要的技術趨勢之一。除了日、韓廠商維持領先地位,台廠如奇美電子(3481)、友達光電(2409)、中華映管(2475)、瀚宇彩晶(6116)近來也都分別取得IPS/FFS技術相關專利授權。不過,從華映、彩晶投入IPS/FFS廣視角面板量產1年多、至今持續虧損,友達好不容易接獲Apple的iPad mini面板訂單卻因品質問題導致出貨受挫,可見台廠良率尚待提升改善。
如果就IPS/FFS廣視角技術學習曲線來看,其實奇美電、華映在IPS/FFS廣視角技術面板的生產學習曲線都超過1年。其中,奇美電早在iPad 2就曾經取得IPS廣視角面板訂單,無奈到了New iPad因為面板解析度提升、增加了面板製作難度,奇美電就被擠出了供應鏈,據悉目前只有少量供貨給Amazon Kindle Fire,缺乏更多大型客戶訂單支撐。華映則是從2011年就因為與元太(8069)/Hydis合作、開始供貨給Amazon 7吋Kindle Fire,因此量產至今也已有1年多時間。
友達則是最晚正式投入IPS/FFS廣視角技術生產行列的台灣面板廠,日前友達與元太/Hydis簽訂了專利授權協議,並且開始量產供貨給Apple的iPad mini,結果很快就發生因為品質問題導致出貨暫停之情況。部分原因與友達本身在IPS/FFS製程技術掌握還不成熟,另外原因則是iPad mini導入窄邊框設計,原本的IC線路要直接做到玻璃上,這讓友達iPad mini廣視角面板的量產進程難度又提高。
另方面,客戶結構不同,多少也會對於面板廠商IPS/FFS廣視角技術面板、或任何高階面板的驗證及供貨狀況,有所影響。目前業界公認對於面板要求最高的就是Apple,因此即使友達稍早其實也陸續供應過廣視角面板給ASUS(華碩,2357),但是在Apple供應鏈還是負傷。
此外,學習曲線代表的可能只是廠商良率的提升進程,但到底台廠的良率與競爭對手的良率有多少差異,又是另外一回事。以目前日韓(LG Display、Sharp等等)廠商的IPS/FFS廣視角面板生產良率一般多達80%以上來看,台廠目前良率(據推測)可能僅在70%附近、或者更低在60%-70%水位。這樣的良率顯然不如日韓廠商具備成本、報價競爭力。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預估,從2012年到2014年,應用於LCD TV液晶電視、桌上型監視器、行動電腦、中小尺寸產品之IPS與FFS廣視角面板出貨滲透率將持續成長。其中,液晶電視應用IPS/FFS廣視角面板滲透率在2014年估將提升到34%,桌上型監視器IPS/FFS廣視角面板滲透率估達22%,行動電腦裝置(包含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及小筆電)IPS/FFS廣視角面板滲透率估將達到20%,中小尺寸產品IPS/FFS廣視角面板滲透率更將提高到31%。
主要IPS/FFS廣視角面板供應商,則以LGD市占率最高,但是日本廠商也佔據一席之地,包括Hitachi、Sony及Toshiba(3家日廠LCD事業已經合併成為1家面板廠--Japan Display)、夏普等。台廠包括奇美電、友達、華映、彩晶等,則是在最近1-2年正式投入IPS/FFS廣視角面板生產行列。
不過,WitsView調查顯示,台廠近來所量產的IPS/FFS廣視角面板,大多供應給ASUS、Amazon、Google陣營,奇美電雖然曾經打入iPad 2面板供應鏈、後來卻出局,友達這次接獲iPad mini面板訂單、也發生供貨暫緩。
整體來說,台灣面板廠商目前在IPS/FFS廣視角面板的生產良率、產品品質,可能都還有改善空間,因此還未能突破品質要求度最高的蘋果認可。未來必須有進一步突破,才能真正在廣視角技術面板領域有所表現,而不致於淪為終端一線廠牌用來與一線面板供應商談判講價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