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09-04-13 12:52:55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輕薄筆電是今年成長主流!繼Netbook後,宏碁(2353)首款搭載CULV NB,也於上週問世,而因其主打10-14吋的主流尺寸,業界已陸續傳出,不少NB品牌廠已將其視作新機種成長主力,據研究機構及法人圈估算,Netbook+CULV NB佔整體NB出貨量,將上看三至五成,連帶也帶動連接器革命,其中影響最大當屬CPU Socket,且因新筆電連接器產值較一般NB,明顯減少,未來若成產業成長主力,將影響連接器產值成長動能。
業者估算,一台NB約需35-45顆連接器,產值約台幣300-500元,換算一顆單價不過6-15元,其中特定幾顆具專利保護、且門檻較高者,如CPU Socket、SATA等屬相對「高價」產品外,其餘單顆很少超過30元。
不過,在輕薄化、低耗能及價格考量下,今年NB成長主力顯然轉向Netbook及本季問世的CULV NB,去年底研究機構估算,若以今年NB全年出貨量1.3億台估算,Netbook可能上看3千萬台。
外資法人也估算,在Intel主打落在10-14吋的主流機種,且效益超過前代Atom,價格相對迅馳也具競爭力下,CULV NB今年佔整體NB比重,可能上看20-25%;換算Netbook+CULV NB可能就占今年NB三至五成(扣除CULV NB取代Netbook),以此看來,其餘NB全年出貨量可能就僅去年持平。
因今年NB成長動力轉向下,連帶也吹起NB 連接器革命,一般認為,無論是Netbook所採的Atom或CULV NB,內部板對板連接器影響較大,其中因處理器強調輕薄、低耗能,主板體積皆較一般NB明顯縮小,因而處理器與主板連結也改採傳統焊接,而非採基座(Socket)模式。
也就是說,在處理器已直接焊接在主板上,將不再需要以往用於兩者連接的CPU Socket,據業界訊息,在NB CPU Socket上,鴻海(2317)全球佔有率達六、七成,Tyco及Molex各佔另一成,其餘廠商實際交貨量還有限,因而Netbook及CULV NB佔NB比重提升下,鴻海連接器事業群影響相對較大。
不過,在其他內部板對板連接器方面,Netbook因尺寸更小,相對內部 Layout難度增加,據悉,在考量實際空間下,部分將主板一切為二,改採堆疊方式,節省面積,此將增加兩板連接的板對板連接器需求;但因CULV NB扣除主板後,空間遠大於Netbook,其他內部連接器與一般NB設計上,反倒變動不大。
在硬碟方面,業者表示,原華碩 Eee PC系列,有意採SSD取代傳統硬碟,惟在價差始終無法有效趨近,及後進者如ACER仍沿用硬碟設計,相對一般NB,僅是硬碟容量變小,因而硬碟對應的SATA需求,就未如預期減少,連帶SSD連接器擴增幅度也不如想像。
在其他連接器方面,因體積考量,周邊零件外接取代內建比重增加,其中包括擴充記憶體容量的外接式硬碟;業者指出,今年筆電主推新機種上,海岸線上USB 接口普遍增至二至三個,用量相較一般NB提升,是比較明顯的變化。
不過,業者坦言,無論是CULV NB或Netbook,整體而言,板對板連接器用量應較一般NB減少,且CPU Socket單價佔比較高、新增如USB接口單價很低,預估單一NB連接器產值會比一般NB低上不少,若成為未來NB成長主力,將影響NB連接器產值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