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加槓桿
2025/11/10 提供機構:Smart智富月刊
撰文:朱紀中
降息預期吸引資金蜂擁入市!隨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10月22日下滑至3.95%,投資人大舉追進風險性資產。資金狂潮不僅把黃金炒作到像迷因股般大漲、大跌,更讓美股指數不斷創下歷史新高。分析股市買盤,按照高盛證券綜合美國聯準會(Fed)數據做出的最新推算,股票占美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比率已達52%,超越2000年網路泡沫時創下的48%歷史峰值。這項數據代表AI驅動的科技創新,吸引美國家庭不僅透過401(K)退休金帳戶投入股市,還甘冒風險、減持現金和債券比率、追高買進股票。
股票市場的魅力,向來不只單單吸引看好產業增長、願意長期投資股市的資金。推動股市能夠不停創高的買盤,更多來自希望短期就能獲利出場的投機熱錢,這些資金為了拉高報酬率,通常都會加槓桿,不論融資買股或買進槓桿倍數更高的衍生性商品。美股保證金債務總額占名目GDP的比率正好可以反映這些投機資金的熱度,德意志銀行按照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到9月底的數據估算,過去5個月保證金總額增加32%、達到1兆3,000億美元,推升保證金總額占名目GDP比率已逼近2021年第3季峰值。由於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持續降息,人人加槓桿買進股票頓時成為市場共識。只是這種靠融資堆出來的天價能撐多久?類似疑問接下來應該會愈來愈多!
本文由Smart財經好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