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市場瞭望台 報告內文

需求急速上升的電子產業-數位相機產業


2002/12/16 上午 11:21:00 提供機構:聯邦投信
字級設定:

數位相機概念股比較

股名

自12/01-12/13
股價漲跌幅%

11月營收
成長率%

2002年預
估EPS(元)

2002年預
估本益比

2336 致伸

4.35

21.5

0.35

54.86

2361 鴻友

-6.56

13.62

1

17.10

2374 佳能

5.95

-1.47

2.07

13.77

2394 普立爾

0.88

53.76

2.94

19.56

3019 亞光

6.90

71.67

8.13

22.88

3008 大立光

0.46

70.3

10.06

21.77

加權指數

-1.26

資料整理:聯邦投信 資料來源:新報資料庫

數位相機全球需求量急速上升

根據資策會(MIC)資料預估,國內數位相機今年產量將達875.3萬台,產值10.03億美元,預估2006年產量可達229.5萬台,產值達 172.4億美元,而從1999年至2006年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在產量部分為36%,在產值部分為47%。而預估2003年數位相機產量則為1077.5萬台,較2002年成長23%,2003年數位相機產值則為13.14億美元,年增率更高達31%。而至2006年產量及產值則可較今年成長達 1倍以上,分別達到1724萬台及22.95億美元水準。

由於預估數位相機的市場普及率將大幅提升,而美、日品牌提高委台代工比例的情況下,預估未來數位相機仍有大幅成長的空間。我們可從台北資訊月中,數位相機的銷售成績不僅遠超過各品牌先前所預期,詁計會場中總計賣出超過15000台數位相機,可看出未來數位相機將是電子產業中最具成長性的產品項目之一。

國內數位相機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數位相機關鍵的感光元件可分為CCD (感光耦合元件)及CMOS(互補式金氧半導體)兩大陣營。由於我國在半導體的較佔優勢,故國內數位相機製造廠多採用CMOS為主。而由於CMOS具有生產成本及耗電量均低的優點,未來將可望替代CCD。而一旦CMOS正式成為數位相機的主流,則台商在代工及自有品牌部分可望增加,有機會突破全球六成市佔率。

由於高階數位相機市場目前仍由日系掌握,國內廠商目前主要著墨於中、低階數位相機市場。其產品數位攝影、錄影雙用機種、數位相機手機等差異化的產品。而國內較著名且已上市、上櫃的數位相機族群,包括有致伸、鴻友、佳能、普立爾、亞光及大立光電等。

從11月份數位相機族群的營收成長率來看,除了鴻友出現衰退的情況下,其餘均呈現上漲的局面。而從本益比的角度來看,也只有致伸的本益比偏高。而預估明年一旦數位相機的需求量提升,其EPS也可望有大幅增加的情況出現。

其中如亞光,在預估2003年全球數位相機出貨仍高度成長的情況下,市場預估明年亞光營收可望有20%的成長20%。而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於光學元件以及數位相機ODM業務加重。結算11月份營收達到3.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71%,累計今年前11月份營收為 27.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39%。

而大立光電,11月合併營收為1.7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1%,累計1~11月合併營收為17.1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8%。據公司表示,由於2002年不論是事務機器類或是數位影像類的數位相機、投影機、光碟機等的光學鏡頭均較去年大幅成長,第四季營收可望表現將優於第二季。目前市場預估大立光明年EPS 仍有上看9至12元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