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企業獲利轉佳,美國FED的購債額度逐步縮減,今年QE即將結束,市場預期明年第二季、第三季時美國就可能升息。當美國升息開始引動資金回流時,面臨資金流出局面的新興市場來說,市場預料會有不小打擊,新興市場高收益債的投資前景也增添不確定性。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指出,QE退場對利率上升的風險大部分已在2013年5月至年底反應,當時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由接近1.6%(5月)大幅走高至3%(12月),因此,預期QE結束後,利率風險有限。除此之外,李育昇認為,相較於上個升息循環約4%的經濟成長率,美國目前成長相對並非很強勢(2014年預估GDP年增率為2.2%~2.4%),即使聯準會於2015年第三季開始升息,速度及幅度也將遠不及上個升息循環。因此,李育昇認為美國利率上行空間有限,以10年期來看,2014年底僅約來到2.8%。
另外,升息對於新興巿場高收益債是多而非利空,在上個升息循環,2004年至2007年的四年中,JPM新興巿場高收益債券指數有三年都有5%左右的上漲率,因此建議投資人不必太過憂慮。
而宏利資產管理(美國)執行總監Roberto
Sanchez-Dahl則是提醒大家,未來兩到三年應注意高收益債的再融資風險。當初2012、2013年憑藉著聯準會投入的大量流動性,因此,不論體質好或體質差的公司均很方便在資本巿場發行債券,取得便宜的資金。但這些債券約莫會在2017、2018年到期(以高收益債平均發行天期為5年來計算),屆時體質差的公司,將不容易取得再融資資金,或是面臨較高的資金成本,會出現汰弱留強的情形。因此,投資人在投資新興巿場高收益債券相關基金時,應選擇專注於信用分析的資產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