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修‧邱顯比
股市在2009年大幅翻多,強勁的V型反彈讓很多人跌破眼鏡,進入2010年後,中國首先採取緊縮動作,調高了存款準備率二碼,美國歐巴馬總統又拋出了narrow banking的議題,使投資人期待的元月行情因而落空,全球股市均有不小幅度的回檔整理。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全月下挫了6.69%,其中電子股跌幅稍重,達7.17%,OTC指數更有二位數的跌幅,達11.84%。
186檔投資國內的股票型基金平均縮水了9.58%,落後指數達2.89%,且無一能締造正報酬,可為全軍覆沒,而跌幅小於大盤者僅26檔,佔14%,其餘八成六均為指數所打敗,推測原因,可能是基金經理人傾向於overweigh電子股所致。上櫃型基金平均下跌11.82%,雖居所有細分類之末,卻不比OTC指數差,科技類及中小型類平均都有10%以上的跌幅,分別落後加權指數與電子指數均達3%以上,這也使得多檔指數股票型基金名列前茅。
跨國投資的股票型基金在元月中尚有一小部分有正報酬(7檔),其中4檔集中於日本,使得去年績效墊底的日本基金似有鹹魚翻身的意味。其他全球型、區域型或單國型也均有5%至8%不等的跌幅,跌幅最大者首推剛成立的新分類-大中華區域型基金,17檔畫歸此分類的基金平均下挫了8.55%,而這也恰是去年募集最好的基金群。
平衡型基金除模組操作型外跌幅平均在3.8%至5.7%之間,也無一能獲利;著重風險控管的模組操作型基金反有四成締造了正報酬,績效最好的甚至有3.21%的獲利,成為所有基金的獲利王。在債券與貨幣市場方面,3檔貨幣市場型基金也有2檔虧錢;只有12檔債券組合型基金帶來了1%不到的正績效。去年稍有起色的證券化型基金在元月份中也無力持續下去,26檔證券化型基金中僅有1檔有些微正報酬。
整體而言,元月份的基金績效讓基民們領不到期待中的年節紅包。
作者為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