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走貶、股價指數頻頻破底,經濟前景亦是暗淡不明,在諸多經濟指標利空下,政府亦持續的發佈振興經濟的措施,包括寬鬆的貨幣政策、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等,而這些指標對於國內利率水準的高低皆有相關的影響,而目前利率的走勢亦是頻頻破底,故本文將就利率相關的經濟數據,包括物價水準、投資意願、資金動能、景氣動向與國際利率情況等議題來對未來利率的走勢作一評論。
壹、物價水準
物價水準主要是衡量該國是否有通貨膨脹的情況,因為各國央行皆視控制通膨為最主要的任務,而此指標與利率的關聯如下,若是物價水準提高,則顯示經濟面臨通膨壓力,因此央行必定會升息已抑制通膨,利率走勢必會走揚,反之若是物價水準偏低,則央行有較大的貨幣政策空間,利率即可能走低,目前我國央行物價水準通常以CPI在2%以內為主要控制目標。而目前我國物價情況不但沒有通貨膨脹的壓力,反倒出現了通貨緊縮的隱憂,其中CPI年增率已連續兩個月出現負成長,且其先行指標WPI年增率已出現連續四個月的負成長,雖然目前受到台幣匯率貶值與可能提前在加入WTO前開徵煙酒稅等提升物價的因素,但整年度的物價水準仍舊偏低,約在1.2%至1.5%之間,顯示未來利率並無太大的揚升空間,反之央行有極大的空間來調低利率。

貳、資金動能
資金動能主要是以貨幣供給額來衡量,主要觀察指標為M1B與M2,若是貨幣供給額年增率大幅上揚,顯示目前市場資金浮濫,且投資或投機風氣盛行,如此不僅可能使物價水準揚升,亦極可能造成通貨膨脹的情形,故若資金動能持續過熱,將會使利率走高來補貼物價可能走高的風險,反之若資金動能疲弱,顯示投資活動低迷,央行可能調降利率來刺激投資活動。目前我國M1B與M2兩者年增率雖然在5月份開始好轉,但是M2年增率已在歷史最低檔,而M1B在此之前亦是大幅的衰退,未來雖會逐漸走揚但幅度與程度皆不強,顯示目前與未來的資金動能仍然不振,故利率亦不會有太多的揚升空間。

參、投資意願
投資意願主要是來衡量目前景氣的概況,若是目前投資活動旺盛,則可能產生過多的投機行為,容易造成經濟泡沫,故此時央行可能調升利率以抑制過熱的投資,反之,投資不振則會降息,以使企業投資成本降低,用以促進投資。而目前台灣的投資環境可謂每況愈下,從貨幣機構放款與投資的總額與成長率來看,很明顯看到從今年初開始即有持續走低的趨勢,顯示目前投資活動不夠旺盛,此外,從近三月的退票金額成長率來看(3月至6月分別為0.42%、0.43%、0.46%),金額亦有持續上升的趨勢,亦顯示目前景氣體質不佳,企業資金調度較形困難,故從這些指標可顯示目前投資低迷,利率無法有揚升的空間,而政府為刺激投資活動,應會有降息的空間。

肆、景氣動向
上述是使用個別的指標來檢視與利率的相關性,但各項指標最終皆是反應目前經濟景氣的狀況,因此觀察綜合的景氣指標來研判利率走勢是最簡單的方法,目前我國景氣指標包括領先指標、景氣對策訊號與景氣分數,若是景氣低迷,則利率將會走低以提振景氣,若是景氣過熱,則利率會走高來抑制景氣,以免出現通貨膨脹與泡沫危機。就目前的景氣情況來看,領先指標已連續16個月下跌,而目前指數僅92.1,創下民國74年9月以來的新低紀錄,雖然6月份領先指標可能轉佳,但幅度亦不大,此外,景氣燈號已連續六個月藍燈,且分數已連續兩個月在歷史最低水準的九分,且此情況在未來一季內皆不太可能有好轉的跡象,故綜合來看,目前台灣景氣確實遭受到空前的挑戰,故以如此疲弱的景氣來看,利率幾乎不可能有上揚的空間。

伍、國際利率
除了國內相關的經濟指標與景氣動態外,目前金融市場無國界的現象愈益明顯,故利率的高低亦必須參考國際金融的走勢,當然最重要的應屬全球三大經濟體美、歐盟、日本的利率走勢,其中日本利率因已降到趨近於零的水準,故較無比較的意義,而歐盟於1999年開始採用歐元,先前所採用的是德、法等利率,目前則採用歐洲央行的利率水準。
1.美國聯邦指標利率VS台灣重貼現率
近期常聽到美國FED降息的新聞,而FED所指降息的標的即是所謂的聯邦指標利率,而通常美國的重貼現率的水準會緊跟此利率升降,兩者差額為兩碼,而從下圖中可以發現從1995年開始,只要美國升降息,台灣通常會隨後跟進,且若兩國景氣相仿時,兩者利差約在一碼左右,故觀察美國未來升降息的趨勢,即可來研判台灣的利率走勢,而美國目前已連續降息六次,共降2.75%,而就7/18日FED主席Greenspan對美國經濟的評論仍認為目前美國經濟未來面對諸多的不確定性,且未來仍有向下的風險,所以雖然FED在6/27日降息幅度已降低至一碼,但未來仍會有降息的空間,研究部預料下次8/21日的會議至少會有一碼的降幅,之後視經濟情況仍可能會有再降一碼的降息空間,因此若以台灣利率與美國利率有同步的假設來預期,台灣的重貼現率未來亦應該有1至2碼的調降空間。

註:美國目前指標利率為3.75%,圖中尚未顯示最新利率;虛線為美國利率,坐標軸為右軸,實線為台灣利率,坐標軸為左軸。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2.歐盟央行債券RP利率VS台灣重貼現率
歐盟的指標利率為債券的RP利率,目前的利率水準在4.5%,而從下圖中近兩年來的利率趨勢來比較,由於歐盟目前受到經濟轉差、通膨居高不下、歐元疲弱等多重因素之影響,對利率政策幾乎呈現按兵不動的態度,故兩者並無太大的聯動關係,若歐盟央行在之後有大幅降息的行動,可以解釋其落後全球降息的腳步,故不會對台灣的利率有太大的衝擊。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陸、未來利率走勢
1.短期影響利率因素
上述所談及大部份皆是對利率中長期的影響因素,而短期利率亦有可能受到一些資金增減的影響而造成利率短期的波動,這些因素包括銀行同業拆款利率的高低、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如NCD、國庫券等)、個人(三月底)與企業(五月底)繳稅期、退除役官兵半年俸發放(六月與十二月)等,皆可能會影響短期利率的走勢,不過在特殊因素消失後,利率仍會回歸至總體的經濟面。
2.殖利率曲線
殖利率曲線即所謂的利率結構,即由不同年期的債券與利率所形成的曲線圖,不過我國債券市場並不健全,故並無一條合理的殖利率曲線,一般市場是用交易較熱門的政府公債來相連,而殖利率曲線在正常的情況下應是呈現一條正斜率的圖形,亦即存續期間較長的債券利率較高,但存續期間愈長時,其利率上升的幅度亦較平滑,但從上週的公債殖利率來看(10年期3.467%、15年期3.695%、20年期3.690%、30年期3.692%),我國目前的殖利率曲線並非為一條正斜率的曲線,而是出現較不規則的型態,這固然是因為我國債券市場並不健全外,亦顯示目前市場對利率看法分歧,若從債券利率的預期理論來看(指長期利率視為目前短期利率,加上期限內普遍對未來短期利率的預測,所獲得的平均值),以目前中長期債券利率走勢,未來利率仍有走低的空間。
3.結論:
從上述各面向的分析,其實可以很清楚的發現未來利率走揚空間極低,而若以重貼現率來看,參考台灣經濟情況與美國利率走勢,尚有1至2碼的降幅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