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工作報告中提到中國2012年經濟成長率將僅有7.5%, 遠低於大部份分析師預期的8 ~ 8.5%.
此消息一出,讓跟中國股市連動性較高的礦業類股股價應聲下挫,很多投資人擔心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將影響全球礦石的銷量,礦業公司的獲利也將會不如過往的榮景。但事實真是這樣嗎?根據過往歷史經驗,中國政府對於經濟成長率的預估值一向較偏保守,在過去10年中國執行第10次及第11次5年經濟計畫時,當時中國政府對經濟成長的估值約為每年成長7.5%左右,可是過去10年中國平均每年的經濟成長率超過9%,這顯示中國政府的官方數字通常僅是反應最差狀況,但實際上產出數字往往比預估值來的高。
如果從供需的角度來看,2012年全球大多數的基本金屬依舊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以銅礦為例,2011年全球供應量短缺100萬公噸,今年度在開採技術尚未成熟及人力持續短缺的情況下,預期銅礦的供給將持續吃緊,此一現象最快要到2014年才能獲得舒緩。以目前銅礦現貨價格依舊維持在高檔水位,今年全年均價創新高的機會極高,對於銅礦生產商的獲利絕對是一大利多。
圖一、2005~2011年全球銅礦供需短缺圖

資料來源:Goldman Sachs,2012/03/12
另外,以目前中國城市化還未達高度成熟的階段,中國未來數年對工業金屬的需求勢必將維持在高檔。以美國為例,美國在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啟了戰後重建工作,每人鋼鐵平均年消費量在1973年達到每年700公斤的高峰(圖二),之後才慢慢逐年往下滑。當時美國城市化的程度為75%,目前中國每人年消費鋼鐵量約400公斤
(圖三),而城市化程度僅達50%,且跟亞洲周邊國家如台灣及南韓相比,中國未來對於鋼鐵的需求量確實還有成長空間。現階段斷言超級循環是否已結束可能還言之過早,中國需求依然存在。
圖二、美國每人每年平均鋼鐵消費量

圖三、全球主要國家鋼鐵每人每年平均消費量

資料來源: 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