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LED應用市場
由於LED的發光效率持續提升,從原本的手機等消費性電子,逐漸應用到車用、PC、消費性及照明等領域,手機領域中有主面板、次面板、手機按鍵及閃光燈光源,車用領域中有LED車內光源(儀表板、閱讀燈、車門燈、、等)及車外光源(頭燈、尾燈、方向燈)
,PC領域中有NB及MTR背光源,消費性領域中有TV、DSC、MP3等背光源,照明領域中有LED看板、手持照明、替代光源。
依據Macroblock資料顯示,09年LED產值中以手機領域產值最高,約佔33%,但至2011年,以LCD Backlight及White
Illuminations成長率最高,分別有266.7%及162.5%,LCD
Backlight將由原本的CCFL改由LED為發光源,主要是省電、環保及最主要輕薄美觀。本文將著重在NB、MTR及TV在LED的需求及Driver
IC的成長。
圖一、全球LED產值及成長率

資料來源:Macroblock/康和整理,2009/10
另外目前以LED當LCD背光源,主要分有白光LED及RGB(紅、綠、藍)混光LED兩種發光方式,目前白光價格依應用的不同,價格也有相當差異,從手機的白光LED約<2元,至TV使用白光LED約8元,主要是發光功率不同,另外在RGB(紅、綠、藍)
混光LED價格約在20元左右,因RGB(紅、綠、藍) 混光LED價格仍高,因此目前LED LCD主要仍以白光LED當發光源為主。
圖二、LED背光源

貳、LED NB
在NB方面,有Netbook及傳統NB,目前Netbook皆採用白光LED為背光源,約需20顆白光LED及1顆LEDDriver
IC,而傳統NB方面,因面板尺寸的不同,LED及Driver IC需求也不同,10”NB約需24顆白光LED及1-2顆LED Driver
IC,14”NB約需40顆白光LED及2-3顆LED Driver IC,因規格不同,需求量也不同。
因LED NB尚無統一規格,使得不論LED及Driver IC的需求量皆由各廠商自行設計,但可以確定LED
NB的成長率將由Netbook轉為傳統NB,如前所述,Netbook的LED滲透率已達100%,而08年LED
傳統NB的滲透率約12%,預估10年可達87%。
因LED NB的滲透率提升,也將帶動LED Driver IC的出貨量。08年LED NB Driver
IC全球出貨量約3223萬顆,至10年出貨量可達2.02億顆,YoY+202%。
圖三、LED NB Driver IC


資料來源:Gartner/康和整理並預估,2009/9
參、LED TV
在TV方面,因近期Samsung積極推廣LED TV,使得各品牌TV廠也朝LED
TV發展。Samsung已推出6000/7000/8000三系列,共9款,尺寸涵蓋32-55”,目前售價1499-3899美元,LG也已推3款,而Samsung預計09年LED
TV約佔Samsung TV總出貨量8.3%,10年提升至33%,另外Sharp也將於2011年全部採用LED TV方式銷售。
以LED當背光源,主要有側光式及直下式兩種方式,以同為55”LED TV為例,Samsung的側光式 LED
TV約需480顆白光LED,售價為3999美元,LED成本約180-220美元,LED成本約佔售價5%,另外在LG的直下式 LED
TV約需3360顆白光LED(約為Samsung側光式需求量7倍),售價為5650美元,LED成本約1200-1600美元,LED成本約佔售價25%,因此為求成本下滑,預期側光式LED
TV將成為未來主流。
圖四、55” LED TV差異

資料來源:各公司/康和整理
在LED TV Driver IC方面,因目前仍處剛上市階段,各家廠商的設計差異極大,以上述55” LED TV
Samsung及LG,因側光式及直下式的不同,LED需求量也差了近7倍,使得各市調機構的LED Driver IC需求預估存有相當的差異,但普遍而言,因LED
TV的滲透率快速提升,將使得10年的LED Driver IC成長動力為LED TV。
圖五、LED TV Driver IC


資料來源:Display Search/康和整理並預估,2009/9
肆、LED MTR
因LED MTR較以CCFL為發光源的成本為高,使得LED MTR在09年滲透率約1%,預期10年滲透率約在10%左右,滲透率並不高,但因LED
MTR的基期低,使得LED MTR Driver IC的10年成長率可達6倍以上,出貨量約5280萬顆,但相較LED TV Driver
IC於10年的需求量4.01億顆,仍有段差距。
圖六、LED MTR Driver IC


資料來源:Display Search/康和整理並預估,2009/9
伍、產業狀況
目前LED Driver IC主要由外商主導,目前前五大LED Driver IC廠的市佔率約50%,而前10大LED Driver
IC廠的市佔率約70%。
圖七、LED MTR Driver IC

資料來源:Databeans/康和整理,2009/3
因LED Driver IC與類比IC相近,因此台系PWM類比IC公司皆積極跨入,主要是著眼於10年LED Driver IC的成長。目前LED
Driver IC的ASP約在1.2-3美元,主要是目前外商及台商的報價差異,另外在功能的差異也使報價不同,如LED Driver
IC是否有整合PWM功能,預期未來為節省空間及成本,LED Driver IC將普遍具有PWM功能,另外1顆LED Driver
IC能趨動多少條Channel也影響ASP,目前1條LED Channel上有8-12顆LED,而應用在NB的LED Driver IC,以1顆LED
Driver IC趨動4及6 Channel為主,而TV以6 Channel為主。
圖八、LED Driver IC

資料來源:Gartner/Display Search/康和整理並預估,2009/9
陸、個股分析
致新(8081)
3Q營收12.69億元,YoY+26.25%,QoQ+32.26%,稅後盈餘2.33億元,YoY-9.57%,QoQ+114.72%,每股稅後盈餘為2.77元。其中,3Q毛利率34.1%高於2Q及1Q的34.09%及31.85%,3Q營利率21.21%,也較2Q及1Q的18.25%及14.59%為佳。累計09’1-3Q營收30.77億元,YoY+22.84%,稅後盈餘5.04億元,YoY+10.56%,每股稅後盈餘6元。整體而言3Q財報略優於市場預期。
在營收方面,3Q營收12.69億元,YoY+26.25%,QoQ+32.26%,公司預估4Q營收QoQ-(10-15%),康和預估4Q營收11.17億元,QoQ-12%,YoY+36.42%,10月較9月下滑,11月與10月相當,12月營收將較11月下滑,主要是10/1長假及淡季效應,但依照公司以往的營收模式判斷,預期10’1Q營收即可恢復成長動力,預估10’1Q營收11.62億元,QoQ+4%,YoY+37.03%(09’1Q營收8.48億元,QoQ+3.62%,YoY+20.36%),主要成長動力依序為Panel、DSC、NB及LED,公司認為因產業狀況及市佔率的提升。在毛利率方面,4Q毛利率將與3Q的34.1%相當,在10’1Q因Panel及DSC的出貨暢旺,且Panel及DSC的毛利率高於公司平均,因此預期10’1Q毛利率將可微幅上揚。
在營收比重方面,3Q產品營收比重NB 47%,Storage/LCD 12%,DSC 15%,代理9%及其他
17%,公司預期4Q營收比重與3Q相當,10’1Q
LCD及DSC的營收比重將上揚。在3Q季成長率方面,各產品營收季成長率與公司平均相當,其中DSC除旺季效應外,日商的持續委外釋單的效應也明顯上揚,另外在3Q年成長率方面,NB的PWM雖出貨量上揚,但由於ASP的下滑,使得NB的年成長率下滑,在其他方面,主要產品是LED
Back Light,因Netbook及LED NB的使用,使得營收年成長率明顯,目前Samsung的LED
TV採用外商的Solution,但公司預期10年LED TV的全球出貨量將可較09年成長1倍,而目前LED ASP仍高,將決定10年LED
TV的滲透率。目前公司LED Driver出貨以NB為主,NB的LED Driver以4及6 Channel為主,而TV以6
Channel為主。另外在PWM方面,目前僅出貨NB及MTR,TV的PWM尚未出貨。在毛利率方面,LCD及DSC高於公司平均毛利率,NB低於公司平均毛利率。

資料來源:公司/康和整理
在客戶方面,NB客戶依序為廣達、緯創、仁寶及英業達,DSC客戶方面,目前有佳能及普立爾,預估華晶科將於10’1Q開始出貨,致新供應給佳能約50%以上的需求,普立爾09年僅少量出貨。DSC主要有3顆IC,分別為PWM、Moto
Driver及Flash IC,3顆IC
ASP>1美元,目前此3顆IC皆已出貨。前十大客戶營收比重約佔80%,前三大客戶分別為緯創、廣達及仁寶。NB、Panel、DSC及LED在10年仍將持續成長,預期Panel及DSC成長動力較為明顯。
康和預估09年營收41.94億元,YoY+26.19%,稅後盈餘7.16億元,YoY+32.05%,每股稅後盈餘8.52元,10年每股稅後盈餘10.06元,因4Q營收成長動力並不明顯,短線建議觀望,目前10年P/E約14.5倍,尚屬合理,中長線建議買進,目標價10年17倍P/E。
立錡(6286)
3Q營收24.7億元,YoY+22.2%,QoQ+26.88%,稅後盈餘5.26億元,YoY+22.45%,QoQ+37.4%,每股稅後盈餘為3.72元。其中,3Q毛利率39.22%略高於2Q的38.85,3Q營利率23.61%,為近7季的新高。累計09’1-3Q營收55.9億元,YoY+5.75%,稅後盈餘10.95億元,YoY+3.48%,每股稅後盈餘7.75元。整體而言3Q財報略優於市場預期。
在營收方面,3Q營收24.7億元,YoY+22.2%,QoQ+26.88%,公司預估4Q營收22-25億元,季成長率持平或微幅下滑,康和預估4Q營收22.47億元,QoQ-9%,YoY+47.56%,其中10月營收8.52億元,MoM-5.87%,預期11月、12月營收將下滑,主要是10/1長假及淡季效應。雖公司1Q將可開始少量出貨LED
TV Driver IC及TV PWM
IC,但預期因初期出貨,營收貢獻仍低,依照公司以往的營收模式判斷,預期10’1Q營收將持平或微幅下滑(07’1Q營收QoQ-6.39%,08’1Q營收QoQ-8.1%,09’1Q營收QoQ-22.96%,09’1Q正式開始出貨MTR.
PWM
IC)。在毛利率方面,公司預期4Q毛利率36-39%,康和預估4Q毛利率將較3Q的39.22%微幅下滑至37.69%,在10’1Q因新產品的出貨,預期10’1Q毛利率將可持平或微幅上揚。在營利率方面,公司預期4Q營利率21-24%,康和預估4Q營利率為22.38%,較3Q的23.61%下降。
在營收比重方面,3Q產品營收比重Computing 62%,Communication 19%,Consumer 15%及其他
4%,公司預期4Q營收比重Consumer的淡季效應,使得營收比重下滑,其餘營收比重仍可持平或微幅上揚。在3Q季成長率方面,以Computing及Consumer成長率明顯,主要是NB及MTR的旺季效應帶動PWM
IC成長,使得Computing營收季成長率高於平均,在Consumer方面,因DSC及STB的旺季效應,季成長率明顯,主要是受惠日系DSC客戶釋單及取得STB標案訂單集中3Q出貨。另外在3Q年成長率方面,Computing及Consumer的年成長率也呈現明顯上揚,但由於在Communication中Smart
Phone的PWM IC尚未大量出貨,因此年成長率並不明顯,預期10’1Q出貨量才會放大,主要客戶為韓國客戶及HTC。

資料來源:公司/康和整理
康和預估09年營收78.37億元,YoY+15.1%,稅後盈餘15.44億元,YoY+14.96%,每股稅後盈餘10.93元,10年每股稅後盈餘13.62元,因4Q營收成長動力並不明顯,短線建議觀望,目前10年P/E尚屬合理,中長線建議18-22倍P/E區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