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匯豐銀行公布4月中國製造業PMI
初值微升至48.3,高於3月份之48,為近兩個月新高,符合市場預期,不過仍處50
以下的萎縮格局,顯示雖然外需面因歐美景氣復甦,使中小型製造業仍有所受惠,但貸款困難及產能過剩的問題仍存,使中小企業的營運仍具挑戰。預期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的關鍵將在於改革紅利的落實。
宏利環球巨龍增長基金經理人謝企剛表示,中國政府將實施一系列大規模改革,以期提升中國經濟效益,包括發展內需市場,減少對出口依賴、改革國有企業提高效率等,這些改革將有利於「新」中國產業表現。資訊科技與醫療保健產業等「新」中國產業崛起,代表中國逐步擺脫以往依賴基礎建設、出口製造業與國有企業帶動經濟成長的模式,轉為發展高附加價值產業,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帶動經濟成長,並與先進國家抗衡。
MSCI中華指數成分企業中仍以大型金融股為主,與美國S&P500指數以資訊科技與醫療保健占大宗不同。目前一般基金皆設有產業比重不偏離對比指數10%的規定,因此許多中國基金持有至少三分之一的金融股,不過由於宏利投信看好「新」中國產業成長趨勢,因此今年度宏利環球巨龍增長基金將加碼布局「新」中國產業部位。
自2013年以來,新中國產業股價表現較舊中國產業股價表現高出200%之多,並帶動相關類股2013年股市表現大放異彩,包括資訊科技、醫療保健與可望受惠於內需消費提升的循環消費類股,近期由於舊中國產業股價過低而有所反彈,然長期趨勢仍支持新中國產業表現。
謝企剛表示,部分指標顯示中國股市氣氛仍然熱絡,包括資金持續流入中國股票基金,且近期中國新掛牌股票數亦創高,此外創業板股價指數亦持續走高。中國股市本益比降至歷史低點,在全球主要股市中,中國股市的本益比亦是最低的股市之一,中國股市三大指數-MSCI中國指數、恆生國企指數與滬深300指數之PEG(本益比/獲利成長率)皆不到1。
預料中國2014年第二季仍處於改革與經濟調整結構的階段,因此估計陸股第二季走勢以區間整理為主,下半年改革成效逐步展現指數有上攻機會,加上中國下半年可望逐步受惠歐美復甦,因此第二季的任何回檔將是進場加碼中國基金的好時機,預估2014年中國企業獲利成長可達10%,且中國股市本益比具有上調機會,因此估計今年還有約15%的上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