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投資建議
受到802.11n庫存仍高影響與需求不振,包括寬頻與Wireless產業Q4呈現旺季不旺局面,僅少數產業如衛星通訊、STB與GPS於Q4有較大成長,投資建議上,建議逢低買進啟碁與兆赫,明年EPS預估為8.1元與4.47元,目標價分別為105元與53.6元。
貳、結論
- 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將有助於維繫企業資本支出的意願,且受到網路應用愈趨多元、複雜,企業升級高階交換器的迫切性與日俱增。受惠高階產品比重增加,2006年全球交換器產值仍有超過45%以上的成長表現
- 目前WiMax論壇將其發展規劃為三個階段:(1)固接式無線寬頻(Fixed Broadband Wireless):類似無線寬頻數據機,作為DSL及Cable 的延伸;(2)移動式無線寬頻(Portable Broadband Wireless):產品類似可攜式的Router或是接收端的網卡,此應用可視為WLAN之補強;(3)移動式無線寬頻(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產品以模組方式內建在手持式產品中,允許使用者在佈建的熱點間漫遊
- STB由出貨架構由低階的Free To Air轉而向高階具互動、鎖碼功能邁進,在市場方面,由於歐洲地區數位節目陸續開播,預估未來二年內仍呈現高度成長的局面
- 受惠新興市場寬頻接取網路滲透率仍低,寬頻網路相關產品出貨量仍有持續成長的空間,惟受消費端產品產業競爭激烈、價格下滑幅度顯著,整體產值成長性相對有限
參、產業概況
傳統固網電信業者雖掌握通訊骨幹網路資源,然以傳統固網電信業者多以提供語音通訊為主的營運模式,於面臨各類通訊服務營運商的競爭與無線通訊比重逐漸提高的壓力,加上通訊服務於已開發國家覆蓋率已高、人口成長亦趨緩的狀況下,傳統固網電信業者普遍面臨固定網路線路貢獻營收每況愈下的窘境,以中華電信提供語音通訊服務為主的固網通訊業務為例,2005年市內電話及國內、國際電話業務合計貢獻營收282.51億元,較2004年下滑11.78%,而1Q06該類業務貢獻營收62.95億元,亦較2005年同期下滑10.84%,顯然中華電信寄望藉由固網通訊業務來維持穩定獲利的挑戰已愈趨嚴峻。
- 受到技術能力的限制,國內網路通訊廠商所能掌握的商機將以區域網路或部分都會網路設備新增或更新的需求為主
目前通訊網路依據覆蓋範圍的大小,可區分為廣域網路(WAN:Wide Area Network)、都會網路(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區域網路(LAN:Local Area Network)及短距網路(PAN:Personal Area Network)等四類,目前全球屬骨幹網路的廣域網路多數已光纖化(註:依據JDS Uniphase最近期的財務報告顯示,光纖通訊產品線於1Q06較4Q05成長16%,亦較2005年同期成長25%,未來仍可望維持每年5~10%的成長動能),傳輸頻寬動輒可達10Gbps以上,骨幹網路傳輸頻寬已多數達到Gbps或以上的水準,惟接取網路(Access Network)卻多數仍停留在Mbps的傳輸頻寬,未來企業用戶、個人用戶?享有高頻寬的網路通訊服務,於包括乙太網路交換器(Ethernet Lan Switch)或數位用戶迴路等接取網路設備的更新或升級似已刻不容緩,而屬中、小企業及個人用戶的網路設備新增或更新需求商機係國內網通廠商較具競爭利基的市場領域。
資料來源:IEK
- STB由出貨架構由低階的Free To Air轉而向高階具互動、鎖碼功能邁進
STB主要功能在於透過系統上的CPU與解碼晶片,將衛星或是地面廣播所傳訊號經過解碼,線畫面於撥放設備上面,依接收訊號方式可分成四種:MHP-STB地面數位廣播、IPTV、衛星及Cable線路的部分,過去以衛星占絕大多數,但現在的出貨主力在MHP地面數位廣播,目前整體STB產業只有美國、日本及歐洲發展較為成熟,其中在美國方面,根據FCC的規定,05年7月開始輸往美國的電視機36吋以上100%需要內建數位接收訊號,06年7月則規定25吋以上都要內建數位接收訊號,09年將會終止播放類比電視訊號的傳輸,將帶動STB的需求。
除了接收訊號的不同,STB依照互動功能的多寡,亦可分為四個等級,其中FTA(Free To Air,免費收看節目),即屬於入門級機種,單價約在25美元左右,晶片廠商包括國內的揚智,奇樂達,由於此等級不具其他例如鎖碼、錄製、下載與互動性等功能,造成許多中國大陸廠商以低價跨足競爭,影響台灣廠商的獲利能力。
等級 |
入門 |
低階 |
中階 |
高階 |
收費方式 |
免費 |
基本月費或依次數收費 |
基本月費或依次數收費 |
基本月費或依次數收費 |
互動性 |
無 |
低 |
可要求預錄/下載/供換收費頻道 |
可預錄/電視商務/遊戲/投票等功能 |
下載能力 |
無 |
無 |
付費下載 |
提供PC上網下載資料功能 |
購物能力 |
無 |
無 |
單項付費 |
即時選購/付費 |
儲存功能 |
無 |
無 |
硬碟 |
硬碟/家用連結 |
資料來源:致振
依照資策會的報告顯示,2005年~2010年STB的複合成長率為7.1%,其中以IP STB為最高,達41.1%,Cable STB次之,達10.6%,其他包括地面廣播與衛星成長幅度較小。
STB全球出貨量(千台)
|
04 |
05 |
06(f) |
07(f) |
08(f) |
09(f) |
10(f) |
CAGR |
IP STB |
1,000 |
2,450 |
4,725 |
6,338 |
8,556 |
11,037 |
13,686 |
41.1% |
STB-T |
6,550 |
9,030 |
9,670 |
6,280 |
9,120 |
8,250 |
10,830 |
3.7% |
STB-S(pay) |
27,980 |
28,391 |
29,527 |
30,118 |
32,226 |
32,709 |
33,037 |
3.1% |
STB-S(FTA) |
30,900 |
32,773 |
34,412 |
35,616 |
38,465 |
40,196 |
42,206 |
5.2% |
Cable STB |
10,138 |
11,006 |
12,261 |
13,744 |
15,504 |
16,899 |
18,217 |
10.6% |
Total |
76,568 |
83,650 |
90,595 |
92,096 |
103,871 |
109,091 |
117,976 |
7.1% |
資料來源:MIC 2006
- 數位用戶迴路技術仍將成為寬頻接取網路應用技術的主流
寬頻接取網路應用技術主要可區分為數位用戶迴路(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同軸電纜(Cable)及光纖網路(FTTx)等三大類,其中DSL、Cable目前係分別由固網電信及有線電視業者經營,若未考慮傳輸頻寬需求的瓶頸,固網電信及有線電視業者於提供寬頻接取網路服務時,即可以利用既有電話線路及有線電視線路,並沒有重新架設接取網路的必要,相關架設成本於三類寬頻接取網路技術中屬相對較低者,反之,光纖網路雖享有最高的傳輸頻寬,若採用光纖到府(Fiber to the Home)的服務,用戶更可以直接獲得高達100Mbps以上頻寬的極致享受,然而目前全球骨幹網路雖多已光纖網路化,接取用戶端卻仍有重新架設光纖網路的需要,致光纖網路於三類寬頻接取網路技術中屬架設成本最高者。
另一方面,同軸電纜於進行資料傳輸時,理論下載頻寬雖可高達30Mbps,惟同軸電纜的技術特性係用戶共享頻寬,所有連結於同一分枝節點的用戶需共享30Mbps的傳輸頻寬,故當用戶數增加或業者提供多媒體服務佔用頻寬提高時,皆會使同一分枝節點上所有用戶能分享頻寬減少,致傳輸速率降低。數位用戶迴路係採用點對點方式連結到固網電信業者於機房內的數位用戶迴路接取多工機(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故使用數位用戶迴路的個別線路間並無分享頻寬多寡難於管理的困擾,數位用戶迴路於擴充與管理的彈性上卻有較同軸電纜為佳的優勢。
比較WiMAX與數位用戶迴路的規格,WiMAX於傳輸距離、傳輸頻寬的條件上皆較數位用戶迴路不遑多讓,同時WiMAX更具有數位用戶迴路所不具備的無線連結優勢,然而WiMAX應用普及率能否大幅提高除了須考量技術規格的良窳外,固網電信業者的態度亦為重點,以目前寬頻接取網路普及率相對較高的國家或地區為例,固網電信業者於該等區域皆已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固網線路,即便WiMAX技術規格較佳,固網電信業者亦無重複建設有線、無線寬頻接取網路的必要,現階段WiMAX於固網線路普及率尚低或固網線路架設困難的地區將成為其他寬頻接取網路技術的最佳替代方案。
在Wimax應用時程上,基本上分為三階段:
階段一(2006~2007年):以Fixed相關應用為主
WiMAX在推出初期將視為DSL及Cable的延伸,針對有線寬頻網路無法到達之處,利用WiMAX佈建快速及節省成本的優點,作為偏遠地區的寬頻接取解決方案。以Fixed的應用來說,WiMAX主要面臨的競爭技術將是DSL及Cable等傳輸速率相近的寬頻接取技術,不過發展初期由於WiMAX用戶端設備仍然偏高,所以只能將其視為DSL等有線技術的延伸,未來隨著WiMAX標準化帶動的設備價格下降,以及較為便利的安裝過程,仍將侵蝕部分DSL及Cable的市場。
階段二(2007~2008):開始推出Portable相關應用
隨著各家標準化產品逐漸推出,以及天線整合技術的改良,WiMAX將在2006年底開始推出可攜帶型的modem以及外接於筆記型電腦的網卡。由於這種應用方式,並不能讓使用者在基地台之間切換訊號,只具備可攜帶的特性,所以也稱之為Portable的應用。 Portable的應用可視為目前相當普及的WLAN之補強,用戶使用可同時接收WiMAX及WLAN訊號的modem或是網卡,在無法接收WLAN 訊號之時(如:在戶外使用時),將用戶切換至接收WiMAX訊號來做寬頻接取,進而滿足使用者能隨時隨地上網的需求。
階段三(2008~):Mobile相關應用將逐漸推出
包含Intel 等晶片廠商目前積極投入WiMAX技術及晶片研發,除了逐漸成長的BWA市場以外,其中最吸引晶片業者矚目的便是未來mobile相關的應用。目前以802.16e為主的標準便是朝向mobile的方向制訂,希望能藉由mobile 的應用將WiMAX由一般PC或NB等資訊產品,帶入手機等消費性產品的應用,藉此來獲取更大的收益來源。
資料來源:IEK、康和整理
肆、推薦個股
啟碁Q3營收為36.4億元,QoQ-2.1%,營收比重方面,衛星相關產品佔53%(Q2為57%),其中衛星電視與衛星收音機約為55:45、手機方面佔25%(Q2為19%)、至於網路產品(Router、Clint端產品與天線)佔22%(Q2為23%),由於手機部份毛利率較Q2上揚,故Q3毛利率較Q2略高,達17.7%,業外方面雖有匯兌收益約2100萬元,但因轉投資方面持續虧損,整體業外仍小虧約100萬元,Q3單季稅前盈餘為2.83億元,以除權後股本16.16億元計算,單季稅後EPS為1.63元,累計前三季稅後EPS為4.16元。
受到Satellite Radio因功率過大導致干擾現象於9月份排除,部分遞延訂單於10月份出貨,加上第四代ODU出貨量逐步放大,啟碁10月份營收為19.4億元,MoM+35.17%,預估11月份營收仍有機會優於10月份,整體Q4營收預估為54.87億元,QoQ+50.73%,在產品組合方面,10月份Radio佔整體營收重躍升為40~50%(衛星相關產品比重約為70%),預估Q4衛星相關產品比重較Q3進一步提高,有機會達60%以上,將進一步帶動毛利率上揚,預估Q4毛利率為17.9%,稅前盈餘為4.49億元,QoQ +58.3%,稅後EPS預估為2.58元。
ODU方面:客戶以Direct TV為主,銷售市場為北美地區,受到新改版第四代ODU目前進入鋪貨期,啟基Q4 ODU展望樂觀,預估Q4第四代ODU佔整體ODU營收比重將達40%,目前Phase4產品之ASP約為Phase 3的2.5倍,毛利率亦高出許多,將有效提升Q4毛利率。由於Driect TV仍持續促銷衝刺用戶數,預估出貨榮景將延續至07Q1,10月份第四代ODU出貨量在5萬套以上,以Direct TV於06Q4的需求約50萬套來估算,預估啟基將可取得15萬套以上的訂單。
Satellite Radio方面:上半年出貨量為130萬套,Q3因功率過大而有干擾現象導致FCC禁止出貨,故出貨量僅50萬套,毛利率在20%以上,以Sirius為客戶,目前啟基佔Sirius的供貨比重已由上半年的60%提升至70~80%,過去啟基於Satellite Radio產品線中以AM市場為主,目前已推出手持式產品,具備MP3與WiFi功能,ASP較高,毛利率仍有平均水準以上,自10月份量開始放大。此外,自Q4起啟基將其產品內建於新車上,目前與二家車廠合作(韓系與美系),成功打入OEM市場,目前雖僅佔Radio部分約5%營收,但預估明年起有較大成長,預估Q4出貨量為80萬套,QoQ +60%,為主要成長動力。
Mobile方面:Q2出貨量為36萬隻,Q3出貨約55萬支,約有60%為CDMA,預估Q4出貨量為60萬隻,QoQ+9.1%,新推出的WiFi+GSM手機目前以少量出貨,預估今年出貨量約在20K,ASP在200美金以上,明年仍有2款新Model,由於WiFi+GSM手機毛利率約有18%,將有助於毛利率的維持。
Data Com.部分:以AP Router為主,約佔35%,其次為Module產品,約佔30%,Q3總出貨套數約為60~70萬套,預估Q4出貨量為70~80萬套,呈現穩定成長。
預估啟碁今年營收為166.88億元,YoY+11.7%,毛利率為17.2%,稅後EPS預估為6.75元,明年各產品線較今年均有成長,預估明年營收為202.26億元,YoY+21.2%,毛利率可望維持今年的水準,預估稅後EPS為8.1元,以明年獲利計算,目前本益比約11倍,建議逢低買進,目標價105元(13X)。
兆赫Q3營收為12.55億元,QoQ+1.87%,因高階產品營收比重上升,加上台幣貶值,毛利率由Q2的23.6%上升至26.4%,費用方面因新增RD團隊50~60人,每月費用增至4,500~5,000萬元,Q3費用率為11.8%,較Q2的10.1%上揚1.7個百分點,稅前盈餘為1.69億元,稅後EPS為0.66元,累計前三季稅後EPS為2.14元。
兆赫的主要產品可大致分成三大類,Q3的營收比重為LNB+Switch(39.3%)、STB(40.1%)、Other(20.6%),其中STB專注於HDTV等高階產品,毛利率方面以Switch為最高,高階LNB
與STB略高於平均水準。
產品 |
05 |
06H1 |
06Q3 |
毛利率(F) |
LNB+ Switch |
47.8% |
55.8% |
39.3% |
20%~30% |
高畫質STB |
31.0% |
28.1% |
40.1% |
20%~30% |
其他 |
21.2% |
16.1% |
20.6% |
約20% |
資料來源:公司
兆赫10月份因4.2代LNB開始大量出貨、高畫質之STB出給日系客戶的量亦開始增加,加上LCD TV貢獻約較9月份再多出1000萬元左右,營收為6.29億元,優於市場預估的6億元,MoM+30.2%,11、12月份營收亦在高檔,預估Q4營收為18.57億元,QoQ+47.88%,由於主要產品包括LNB(含Switch)與STB目前訂單能見度仍佳,營收動能將延續至明年Q1,預估07Q1營收有機會與06Q4持平,呈現淡季不淡的情況,毛利率方面,雖然LCD TV屬低毛利產品,但因Q4高階產品營收比重上升,預估Q4毛利率應至少能保持Q3的水準,康和預估兆赫Q4毛利率為26.6%,單季稅前盈餘為3.03億元,稅後EPS為1.12元。
兆赫之STB去年出貨量約為28萬台,今年預估成長至45萬台,YoY+61%,分為內建與外接兩種,內建ASP約為100美元,外接則為150~300美金,目前之STB外接與內建比重約為2:1,目前兆赫之STB多與日系家電大廠合作,約有60%~70%是銷往澳洲市場,單月營收貢獻由Q1的1億元/月,成長至6、7月的1.4億元/月,Q4月營收貢獻約在1.5~2億元,明年Q1仍保持此一水準。目前日系一線TV大廠幾乎皆為兆赫客戶,由於美國市場規模較為龐大,現階段日系廠商銷往美國市場的STB仍採取自行研發生產,但銷往歐洲部分,因歐洲各國規格上均略有差異,因此部份STB乃委由兆赫生產,其中內建與外接的比重約為2:1。
現階段兆赫與日歐系的TV大廠共同研發高畫質STB(HDTV),將自明年Q2起開始銷往歐洲,過去歐洲電視系統業者僅提供SDTV的節目,目前HDTV畫質剛開始起飛,由於歐洲人口數約為澳洲的10倍,加上與兆赫合作之廠商均為一線大廠,於歐洲的市佔率超過6成,康和樂觀看待明年STB的成長,預估明年STB較今年有機會成長一倍。
LNB方面,包括低階的C Band、中階的第三代LNB與高階的4.2代LNB皆有生產,兆赫目前LNB主要客戶為Direct TV,公司自第三代起便是Direct TV主要供應商之一。Direct TV第三代LNB規格主要支援Ku band(12~18GHz),第四代產品則增加支援Ka band(18~40 GHz)。Direct TV在Q2起修改其第四代產品設計,作為Q4旺季的重要促銷產品,目前包括兆赫、啟碁與百一均已通過認證,兆赫4.2代LNB自9月份開始出貨,9月僅出貨數千台,10月跳升至數萬台,ASP約為50美元,目前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預估出貨榮景將延續至07Q1,以Direct TV於06Q4的需求約50萬台來估算,兆赫約可取得35%的供貨比重,單季營收貢獻預估為2.9億元。
LCD TV方面,公司自9月份開始出貨,9月營收貢獻約為2,000~3,000萬元,10月為3,000~4,000萬元,由於採取接單後生產,故較無庫存跌價損失的壓力,公司表示目前以建立生產LCD TV的技術為主要考量,不以衝刺出貨量為目的,因此預估此一產品線所造成的盈虧將有限,對於整體獲利水準影響不大。
預估兆赫今、明兩年營收為56.86億元與77.85億元,稅後EPS分別為3.26元與4.47元,投資建議上,因近期營收成長明顯,加上明年STB較今年將大幅成長,建議逢低買進,目標價53.6元(12P/E*2007E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