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升息 歐高收益債躍升投資避險新寵
(2010年3月)在中、美、印、馬、等國陸續調整貨幣政策,富達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Ian Spreadbury指出,高收益債因相對的存續期間較短,是利率上揚時資金避險選擇,尤其自2009年3月股市大幅反彈以來,歐洲高收益債表現超越歐股,使高收益債不再只是大型退休基金的最愛,更成為法人與投資人策略性資產佈局的新選擇。
防禦升息,歐高收益債躍升策略性投資標的
為何高收益債券在升息期間可以成為降低投資風險的避險選擇?富達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Ian Spreadbury指出,在通膨升高時,高收益債券表現較為穩健,因價格走揚時,槓桿程度高公司較易於償還固定負債,而且高收益債存續期間較短,對利率變動較不敏感。但不可諱言,2009年3月低點以來高收益債的亮麗績效難再重演,Ian Spreadbury分析,因利差相對於高點已大幅收斂,目前高收益債已接近合理評價,但歐洲高收益債8.9%的殖利率,以收益觀點而言,相較於現金,在資產類別中仍相當具有投資吸引力。
全球爆發金融海嘯,使銀行業一蹶不振;南歐爆發債信評等危機,更讓股匯市高度震盪不已,但Ian Spreadbury相信,歐洲市場正醞釀一場結構性變革,在市場需求大增推動下,歐洲高收益債發行增加與更多投資機會湧現,歐洲高收益債市日益成熟。
Ian Spreadbury指出,受全球金融海嘯衝擊,金融監管法令趨嚴,加上銀行需要更多資金挹注,金融業大幅萎縮,促使債市扮演借貸中介角色,在歐洲尤其明顯,因以往歐洲企業仰賴銀行作為資金來源,但海嘯後情勢改觀,歐洲高收益債因具備三大優勢,包括收益、風險分散與提供新投資機會,使其成為投資人青睞標的。 歐洲高收益債以往只受到利基型投資人青睞,尤其單一區域高收益債,只有避險基金、組合基金或最大型退休基金才會投資歐洲高收益債。
為何歐洲高收益債會成為法人與投資人新歡?Ian Spreadbury分析,除市場逐漸成熟且投資機會日增外,投資人也看好高收益債擁有時機優勢,因高收益債在復甦初期階段表現往往優於股票;當行情反轉向下時,下跌風險也比較低。
三大優勢驅使歐高收益債未來需求仍強勁
然而隨著海嘯退潮,高收益債戰略性優勢似乎已略為消退,未來需求是否還在?Ian Spreadbury指出,需求還是存在,因歐洲高收益債投資族群將擴大,且逐漸轉型為策略配置,理由包括:
1. 具有吸引力的收益:對於接近或處於退休狀態投資人而言,高收益債券是提高收益的一項有用工具,儘管一向被視為高風險,歐洲高收益債券卻透過單純股票收益投資創造收益的一個風險較低、波動較低管道。
2. 風險分散優點:可望成為降低資金缺口、低風險的一個重要投資工具。
3. 可提供新的投資機會:高收益新債發行速度超乎預期,年初至今已有85億新債發售,佔2009年總發行量20%,預估今年新債發售量可望達500億,其中不乏體質強健、基本面優良、具優勢地位及違約率風險低公司,轉往高收益債市尋求資金發行新債,包括英國第二大替代能源業Infinis,發債的收益率高於9%;英國具領導地位彩券經銷商William Hill,不僅現金流入穩定,預估其線上交易成長將帶來良好獲利,1月獲史坦普信評評其債信為B等級;挪威某公司債,在發行時提供高達10%以上收益率;歐洲具優勢地位的聚氯乙烯(PVC)製造業公司債,亦不乏具賺取資本利得潛力之投資標的。
未來歐高收益債仍具投資吸引力,但個別選債能力將更為重要
為何高收益債如此誘人?富達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Ian Spreadbury以美林歐洲高收益債券指數與代表歐洲股票資產類別的MSCI歐洲指數為例,過去5年來歐洲高收益債券指數年化報酬高出25.54%,但波動性卻低了近一半。 未來歐洲高收益債仍具投資吸引力,但Ian Spreadbury說,個別選債能力更為重要,儘管短期之內投資人對歐洲高收益債庫存難以消化情形無法避免,但預期2010年新發債可望完全被市場吸收,意味投資價值被市場認可。
投資人對於高收益債的違約率也相當在意,Ian Spreadbury說,根據穆迪(Moody’s) 全球投機級別違約率統計顯示,在2009年11月達高點為12.9%,2009年12月降至12.5%,預測2010年年底違約率可望大幅下降至3.3%;富達計量分析研究團隊藉由分析放款標準、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和公債殖利率曲線陡峭程度,預測未來歐洲高收益債違約率在2010年底可望大幅下降至6%。
畢竟投資即有風險,評估目前高收益市場風險,Ian Spreadbury認為,最主要的風險為經濟在短暫增長後,再度衰退可能性(double-dip)。此外,過度舉債、對於主權債風險擔憂,及投資人在風險偏好上轉趨保守,都可能阻礙經濟復甦,有可能將導致違約可能性擴大,過度槓桿的公司債將面臨流動性問題等。因此,高收益債的「選債」、審慎評估公司基本面的信用風險,將會是提升投資績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