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0-10-07 18:59:34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Google TV、Apple TV掀起下一代電視大戰,兩大品牌在近期已正式有相關產品上市,僅管市場上對於Google TV和Apple TV兩大陣營未來到底誰會勝出各有爭辯,然不置可否的,連網電視、網路電視到Smart TV所指向的都是同一最終方向─電視上網,而這也代表Wifi將由幾乎100%滲透入NB後,再進階滲透至可攜式的消費性電子,甚至在未來,電視要透過Wifi上網也將是新趨勢,網通晶片市場需求可增添廣大的應用,可說是為目前已競爭十分激烈的PC/NB網通晶片產業外,開創一條新商機和新市場。
其實,電視可上網並非最新觀念,過去大廠提倡的連網電視,所表彰的是透過乙太網路或Wifi可連接上網的電視;而網路電視則是提供除可上網外,還能提供網路服務平台,功能性更強;更進一步,電視再引進作業系統,如Google TV的Android、Apple TV的iOS等,讓電視變得愈來愈聰明,則稱之為智慧電視(Smart TV)。
據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估計,網路電視在2010年中預計將有4500萬台的出貨量,約佔有全年度所有電視出貨量的19%,預計到了2014年時網路電視將會有約1.19億台的出貨量,佔有總出貨量的42%之多。
至於話題正在峰頭上的Google TV,今(7)日陣營中之一的合作夥伴羅技正式推出Google TV機上盒,售價為299.99美元,Google TV的概念來自於,透過Google的整合搜尋技術,使用者可在TV上搜尋觀看使用者有興趣的任何電視節目以及在網路上可搜尋到任何網頁、影片及相片等,初期Google TV與Intel、SONY、羅技等廠商合作,而在內容部分,Google TV還有華納、HBO、NBA、CNN、Twitter、Amazon等頻道及網站業者加入。
依配合的設備商預估,Google TV在2010年底有超過100萬台的產品出貨,但其挑戰包括目前內容的頻道仍不夠多,另外,當TV具備有上網功能,甚至電視變成類似PC時,其使用者介面是否夠親民,不需要透過複雜的操作即可找到想看的內容,則是未來挑戰。
而甫於上週末在美國推出的Apple TV,價格低僅99美金,上市後已傳出缺貨的情況,體積小僅為原Apple TV的四分之一,可直接向電視公司下載電視劇等節目(目前為ABC和FOX家業者),且Apple TV同樣提供Netflix串流影音、YouTube影片、iTunes歌曲,也可瀏覽透過電腦所傳輸的圖片,然相較於Google TV,Apple TV在功能的訴求上較為簡單。
Apple TV內建802.11 pre-n無線網路,而在拆解過後,蘋果在晶片供應商的選擇上同樣見到iPad的影子,其中的Wifi/BT/FM的晶片選自老搭檔博通4329晶片,記憶體採用Samsung的Nand flash 8GB快閃記憶體,由於蘋果對於供應商不容更換,故台廠搭上蘋果供應鏈列車有其難度,但至少Apple TV若可順利進入家庭,對於智慧電視的需求將更有幫助。
然不管是進階到何種層次,可看出在寬頻網路普及、Wifi的滲透率也持續提升下,電視連網將是未來的驅勢,由其在大陸市場,消費者習慣上網看電視劇,包括土豆網、PPS等網站上載,在連網電視的風潮興起下,對一向習慣上網看電視劇、電影的消費者將更便於接受。
對於國內的晶片製造業者,首先聯想到的即是網路通訊晶片廠商,包括乙太網路和WLAN廠商九暘電、瑞昱、雷凌等廠商,其中雷凌在合併誠致後,成為結合有線和無線網通晶片解決方案進攻數位家庭的TOTAL SOLUTION提供商,且其對消費性電子的著墨也愈來愈深,為法人看好智慧電視首選的網通晶片廠商。
而瑞昱過去則主要以PC/NB為主要著墨,在消費性電子的涉足較少,受惠的程度較低,而聯傑則以IP STB的晶片為主,由於智慧電視也有以機上盒的型式來呈現,故也間接受惠。
另一方面,電視愈來愈聰明,使用者對於高清播放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尤其是TV連網後,對於收看網路上的影片挑戰也更嚴峻,而數位電視晶片的功能,從2006-2007年時的基本多媒體功能,包括JPEG/MP3/MPEG等,到2008年時多媒體晶片再加入包括RM/Karaoke/Game等功能,而預計自2009年中至2010年後,TV市場將需要更多元的多媒體功能,包括可由網路下載以及高清播放等。
而在數位電視晶片的部分,TV晶片全球龍頭寶座聯發科很早就看好連網電視的趨勢,近期聯發科也發表全系列的電視晶片解決方案,搶占連網和3D電視的商機,且其對手晨星則已站穩中國的電視晶片市場,兩方頗有互別苗頭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