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2-09-13 13:26:23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取代NB/PC成為市場新主流,也推升ARM-Based應用處理器(AP)堀起,然以台灣AP廠商當中,僅有聯發科(2454)以及威盛(2388)旗下的威信科主攻大陸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而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蔡金坤則表示,聯發科/威信科在大陸白牌市場已擁有高性價比的相對優勢,但技術水準與國際大廠仍有一段差距,除了面對前有如Qualcomm、Nvidia強敵外,後有海思挾著華為的資源快速追趕,台廠恐怕要加緊腳步發展高階應用處理器,與大廠競爭。
蔡金坤表示,全球智慧手持應用處理器大廠,據2011年的統計,市占率依次為Qualcomm、Apple、Samsung、TI、Nvidia等,其它還包括Broadcom、ST-Ericsson、Intel、Marvell和聯發科等,全球銷售量約4.2億顆。
而在台灣廠商的部分,智慧手持應用處理器廠包括聯發科和威信科,聯發科今年推出的MT 6577為雙核心處理器,採用2顆A9、1GHz以及40nm製程,明年MT 6577有機會超過MT 6575;威信科則拿下大陸本土平板電腦應用處理器市場逾3成的市占,最新產品WM8950,採用Cortex-A9、800MHz以及65nm製程。
蔡金坤表示,聯發科、威信科在大陸白牌市場擁有相對優勢,且聯發科在應用處理器、基頻晶片、無線網通晶片和射頻晶片佈局相對完整,但大陸IC設計廠海思在母公司華為的協助下,開發出高階應用處理器K3V2,為四核Cortex-A9,主頻分別為1.2GHz、1.5GHz,40nm製程,展開自行開發高階應用處理器的企圖心。
蔡金坤表示,華為是大陸最大系統商,未來有機會循Apple、Samsung模式,建立海思高階AP市場的勢力範圍,恐對台灣發展高階AP有不利影響,其它大陸AP廠商還包括瑞芯微、盈方微以及新岸線。
蔡金坤認為,台灣智慧手持裝置供應鏈完整,但上游AP業者與下游品牌業者之間的連結度低,若可結合發展,對台灣發展高階AP有幫助,台灣業者可以發展建構在ARM核心的OPEN System/Platform基礎上,尤其可著重在GPU性能、AP與3D記憶體整合,開發新的人機介面功能與感測技術(如身體動作、手勢辨識),提升智慧型手持裝置體驗,創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