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低殖利率的環境中,很明顯,殖利率再下降的空間有限,但向上成長的空間相當開闊。許多債券投資人在擔心升息的預期心理之下,認為完全出清債券,才是明智之舉。
針對這個問題,Vanguard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名為 Risk of Loss: Should investors shift from bonds because of the prospect of rising rates ? 本文整理該研究的主要論點。
第一個問題是,殖利率上升,到底會造成多嚴重的傷害?
這篇文章寫於2010。在2010七月一日,巴克萊美國整體債券指數(Barclays Capital U.S. Aggregate Bond Index)的殖利率是2.9%。
假如突然來個4%的利率上漲,讓殖利率升到6.9%,會造成什麼影響?
(文中特別註明,美國歷史上只分別在1980與1981發生過兩次殖利率在短時間內上升4%的情形。以百分比計算,從2.9%到6.9%是近140%的殖利率變化。美國歷史上則從未發生過幅度那麼大的變化)
殖利率上升後,會帶來-18.4%的資本損失。但殖利率也提高到6.9%。用6.9%的配息來彌補,在三年過後,當初-18%的損失就已經完全彌補回來了。(請搭配研究原文中的Fig 1,就會很明白)
而且這是只做一次債市投資之後,遇到嚴重升息的狀況。假如這位投資人還有持續再投入新的資金。他在升息之後投入債券的錢都能享有更高的殖利率,他將可以更快彌補起利率上升造成的損失。
這段的重點在於,殖利率上升引起的傷害,沒有許多投資人想像中那麼嚴重。
下一個重點,則是股票與債券的熊市是完全不同的場景。依定義,下跌超過20%在股票市場叫做熊市。這是股市投資人在一輩子的投資過程中,很可能至少會碰到一次以上的場景。
美國整體債券市場則從未在十二個月的期間內,下跌超過20%。
美國債市表現最差的一年,是到1980三月31日為止的12個月,下跌9.2%。
美國股市表現最差的一年,是到1932六月30日為止的12個月,下跌67.6%。
高評等債券與股票是不同的資產類別,不太可能出現像股市一樣的重挫。
文章接著模擬,100%股票、100%債券,與股債與60:40這三個投資組合,在殖利率升高的年度,與之後的一年,表現如何。結果可以看到,股債分散的投資組合都有不錯的表現。在升息的年度雖有損失(幅度很小),但在接下來的年度,就有不錯的成長可以完全彌補前一年的損失。
接著將經驗延申到美國以外的九個國家。股債分散的投資組合再一次有了不錯的表現。
結論就是,投資人不必像畏懼股票熊市一樣,那麼害怕債券熊市。債券熊沒有那麼可怕。(但假如你投資的債券全部都是高收益債或新興市場債,那就另當別論)
債券熊還有可愛的一點,就是它會用高殖利率彌補你。就是你是整體資金,單筆投入,日後仍可回復。假如你是持續投入債券市場,那麼你將更快回復。
最後,不要因為預期升息的心理,就放棄原先設計好的股債配置,完全出清債券。未必會帶來較佳結果。
※ 作者綠角,原文 "預期升息,所以要撤離債券?" 2013.8 發表於綠角財經筆記。MoneyDJ 網站經得作者授權轉載刊登。【未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貼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