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4-04-02 18:20:53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台泥(1101)今(2)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辜成允(見附圖)信心滿滿表示,去年台泥淨利大幅成長原因在於大陸水泥價格的支撐、以及燃煤成本的下降,由於台泥不削價競爭,並在大陸進行集團各廠的煤炭聯合採購,致毛利率在前十大水泥廠已名列前茅,預料今年燃煤成本仍有下降空間,今年營運展望仍優去年,全年獲利以較去年成長2位數字為目標。
台泥去(2013)年合併營收微增2.11%至1160.99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大增28.82%達100.27億元的高水準,EPS為2.77元,創下18年來的最佳成績,其中,台泥國際的獲利較前年激增1.75倍,是獲利成長最大動能。
台泥資深副總經理黃健強說明,去年第4季公司的合併營收、EBITDA分別較前季成長17%和29%,主因該季是水泥傳統旺季,量、價均佳;惟單季因有一次性費用提列,致單季獲利較前季小幅衰退,EPS 0.66元,低於前季的0.97元。
黃健強進一步分析,從去年全年來看,營收、毛利率、稅後淨利均增,不管水泥本業或是綜合損益,績效都是相當好的。
銷售量部份,去年年增14%;而2009~2013年年複合成長率為22.3%,主要受中國地區的需求和產能提升的推動;尤其,去年第2季後,政策明朗,價格和銷量均持續上升,造就了去年業績的大幅成長。
而展望今年,辜成允則說,去年台泥獲利成長動能在於價格的支撐和成本的下降,價格支撐部份,由於台泥在大陸是以品牌、品質、客服去和同業競爭,而不以價格競爭,在華南、西南、甚至是東北,價格維持的都比同業好;成本的下降,則是集團各廠聯合採購燃煤,有效的把成本降低,今年會把西南廠的燃煤聯合採購再建立起來,預料煤成本還有下降空間,有利毛利率再提升。
黃健強也表示,今年從大陸市場的需求面觀察,基礎建設方面有高速鐵路持續,四縱四橫的網路仍以2020年前要完成1.8萬公里為既定目標;再者是城鎮化,政策訂2020年要達60%城鎮化,有助水泥需求量再提升。
至於供給部份,黃健強說,中國政府原本希望2020年前,將前二十大水泥廠的產能佔比集中至60%,如今則進一步提高至80%,所以中國水泥大廠業務集中度會更加快進行,相關政策將有利大廠。
辜成允則強調,中國大陸無論是在政策上或是水泥市場供需方面都有利於台泥大陸廠的表現,因為小規模的水泥廠沒有足夠的資金做到環保政策的廢氣排放要求,這對大集團的水泥廠十分有利,而今年度大陸將淘汰超過4000萬噸的落後產能,有利改善水泥市場供過於求的情形,再加上,基礎建設仍在進行、城鎮化也在大力推動,水泥市場需求仍強,今年對台泥的業績仍相當樂觀,並有信心在獲利上仍有2位數字的成長空間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