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4-05-29 10:29:59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新型態的通路銷售崛起,國內耳熟能詳的國際直銷大廠賀寶芙與NuSkin即使今年遭逢中國官方打壓,近五年股價仍大漲1.7-2.2倍,本土多層次傳銷龍頭商葡萄王(1707)集團,近年靠產品從研發、生產至通路銷售的一條龍服務,近五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屢創新高,去年還衝上近四成水準,在台股主要指標股中應僅次於精華(1565),成為生技醫療股一片本夢比中少數還能符合「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個股。
葡萄王成立於民國60年,以康貝特飲品代工起家,在台灣還未有生技股分類時,被歸類於化工股。2001年老牌公司啟動轉型計畫,2002年正式更名葡萄王生技,轉型計畫除利用自身多年的代工經驗,積極透過產學合作加碼研發,並大舉投資國內最大規模的發酵槽群外,也透過子公司葡眾轉型發展多層次傳銷的自有通路,多元並進。
以葡眾正式轉型多層次傳銷的1998年5月起算,2009年12月拿下本土傳銷業第一名、全國第六名的地位,業績增速在同產業居冠,2012年相關直銷雜誌統計全國排名晉升至第四,並首度擠入全球百大直銷,排名78,2013年營業額全國排名已衝上第三。
而葡萄王與葡眾間的互利關係,也反映在兩者的財報與股東回饋上,2006年起葡萄王的每股稅後盈餘首度站上1元,2009年開始的五年內每股稅後盈餘屢創新高,去年已達6.42元水準;葡眾因股本小,去年每股稅後盈餘衝上500元的驚人新高,每股配發486元的股利,是台股股王大立光(3008) 的17倍。
對想要長期投資的股東而言,除了每年盈餘成長的穩定性、每年配發的股利外,股東權益報酬率更是「巴菲特學派」的重要觀察指標,因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的變化是衡量股東的綜合報酬,也等於經營團隊利用公司淨資產的效率。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葡萄王自98年起的ROE分別落在20.95%、21.31%、22.01%、26.57%、39.77%(編按:102年開始適用IFRS),以去年沒有一次性收入還有近四成的水準來看,大概只次於生醫股王精華(1565)的45.29%,在台股名列前茅。
近年新型態銷售路的崛起,包含天時地利與人和因素,多層次傳銷與直銷的特色都在於每個會員都是一個活動的銷售據點,節省傳統店面的固定攤銷折舊等成本,但銷售額高業務員也將享有更高的獎金(變動成本)回饋,但近年想靠新型態打造自家銷售通路的公司不在少數,卻非個個成功,產品、品牌形象乃至業務制度都會影響會員的回購率與實質貢獻,不過能打出一片江山的國內、外大廠,近五年業績及股價同步呈現高速發展,以葡眾去年底實際活躍會員數11.6萬人、營收超過50億元來看,平均每位會員年營收貢獻超過4.3萬元,未來成長除來自會員數成長外,透過產品的更趨多元深化個別會員貢獻度,也是重點。
而葡萄王今年首季因認列較高的研發支出,營益率較去年下半年高峰略降,單季每股稅後盈餘1.49元,第二季為傳統旺季,營收有機會同重新挑戰15億元以上,再拚單季新高,根據長期追蹤該公司的外資機構CIMB估算,今年起三年稅後盈餘分別將為9.6億元、10.9億元及12.7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7.37元、8.38元及9.8元,高現金股利配發與高股東權益報酬率的趨勢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