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1-08-18 11:03:57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3C電子大吹「美機」風潮,傳統以內構件為主的沖壓射出廠,也紛紛利用傳統供應鏈及技術優勢,跨足外觀件及表面處理領域,其中濱川(1569)及嘉彰(4942)鎖定金屬機殼的一條龍製程,英濟(3294)則從單純射出擴及噴塗,都相繼獲得NB、平板及智慧型手機大廠認證,下半年營收貢獻逐季擴大,也成為帶動營收及獲利突圍的關鍵。
整體電子產業的景氣混沌不明,也缺乏殺手級的世界交替換機潮,只存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獨挑大梁,表現相對亮眼。在大環境欠佳、電子零組件毛利又急速壓縮下,零組件廠商也紛紛尋求轉型,其中Apple在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吹起的「美機」風潮,也被多數品牌廠仿效,給了機構件廠商新的商機。
其中NB的金屬機殼風潮,就是主打美型機的武器之一。根據先前HSBC預估,今年金屬機殼筆電的滲透率將由去年43%提高至46%,全年將新增1,500萬台金屬筆電,也讓目前位居主流技術的鋁合金壓鑄廠如可成(2474)及鴻準(2354)今年業績大行其道。
不過,業界分析,相較於其他技術,鋁合金壓鑄關鍵的CNC技術強調機殼一體成型,並可隨意作出任何特殊形狀的工業設計,但因單一機台的單日產出數量可能僅10片以內,因此光是資本支出的投入及設備攤提,就讓這個技術「高不可攀」,因此除如Apple等高附加價值廠商外,多數應用還限於商用機種及高階消費機種。
沖壓件廠商今年則力挺成本相對具有優勢的鋁沖壓技術,再透過陽極處理及後續上色及表面處理成序,達到美機效果,據廠商估算,鋁沖壓與壓鑄技術的成本差距至少有三至四成,且適合大量生產,只要不是特殊流線的一體成型設計,同樣可完整呈現金屬機殼的質感及電磁遮蔽,並適用於1mm以下的薄型機。
據業者蒐集資訊,目前鋁沖壓機殼相對具有量產規模的包括華碩旗下的日騰,非集團色彩的廠商則以濱川及嘉彰相對積極,兩家廠商都提供模具、沖壓成型乃至表面處理的一條龍製程,兩家廠商皆認同,全製程中以表面陽極處理的增產難度最大,一則受限色差控制的良率,一則乃因環保考量,使得增產擴線須逐一取得官方許可。
而濱川及嘉彰今年都已陸續取得平板電腦及NB代工及品牌廠商的認證,第三季開始交貨,其中濱川第三季金屬機殼的收占比有機會超過五成,陽極處理產線已擴建到5條,月產能超過100萬件,預估年底將再擴增至6條。嘉彰的陽極處理槽最大可達30吋,第一條產線已於日前佈建完成,目前月營收貢獻介於3,000-3,500萬元,第四季起第二條產線將量產,營收貢獻將倍增。
同樣也將服務範圍從機構件射出成型擴至表面處理的英濟,則將重點放在噴塗製程,甚至跨入多層次塗料的高階領域,並已獲國內智慧型手機大廠間接認證,第三季底、第四季開始擴大交貨。
法人分析,機構件廠商跨入表面處理的利基包括供應鏈及提供客戶一站購足的優勢,特別是若整合內外構件至表面處理的服務,可以替客戶達到簡化供應商管理的功效。而因表面處理多涉及環保議題,產能多屬計畫性生產,在金屬機殼滲透率增加及3C電子越來越重視外觀的風潮下,今年下半年相關營收將開始起飛,明年仍有甜蜜期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