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康聯轉型平台銷售公司有成;今年成長具新動能
MoneyDJ新聞 2015-03-27 10:09:49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大陸各省招標進度加快,加上新代理產品線挹注增加,法人預期,F-康聯(4144)今年營收可望續繳出兩位數成長,本業獲利持續走揚。而該公司已成功轉型為平台型銷售公司,個別產品與藥品的集中度有效分散,且與兩岸指標藥品研發單位合作的首仿藥與一類新藥,今年底至明年有望進入新一波取證高峰,挹注新動能。
F-康聯創辦人暨總經理李欣(附圖,資料照片)是台灣早期至中國發展藥業的代理人物之一,2011年隨政策鼓勵海外台商回台掛牌,來台第一上市。而該公司初期是以肝炎用藥代丁的代理銷售為主,在考量中國藥品政策與市場前景下,積極透過多元化代理產品線、策略入股/併購與提前參與利基產品的臨床試驗等方式,成功從單一產品的銷售公司,轉型為平台型銷售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透過併購與產品多元化的策略奏效,F-康聯自2011年掛牌以來,年營收自15億元成長至22億元,年複合成長率為14%,優於大陸藥業同期平均的增長。近兩年因都有處分非核心策略持股的挹注,每股稅後盈餘都維持在5元以上,去年稅後淨利4.1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5.35元,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3.6元現金股利,以近日股價計算,現金殖利率5%。
而以去年營收比重來看,F-康聯來自肝炎應用從前年65%降至53%,醫療器材比重由12%拉高至17%,心血管9%增至10%,另有生物藥品4%、呼吸3%、免疫調節2%、腫瘤用藥1%及其他。過去高峰期佔營收八成以上的代丁,目前營收比重已降至五成以下,顯示其轉型成效。
今年康聯的營運增長,有幾項正面因素可以期待。首先在大陸招標進度方面,去年底以前,受限於藥監單位高層人事交接,都還僅有非主流的少數省分進行,但今年以來已有沿海不少等重要省分開標,康聯代丁也順利取得廣東及湖南省的標案。
雖經營團隊坦言,加速開標的影響有好有壞,好的地方在於有機會讓該公司近兩、三年新加入的藥品代理線,如韓國大熊製藥的肝膽用藥去氧膽酸軟膠囊、輝瑞製藥治療膀胱過動的酒石酸托特羅定緩釋膠囊,滲透率提升,但既有產品代丁價格可能也會有所波動。不過,內部已定調,雖預期今年代丁單價與利潤空間仍將走降,但還是會選擇招標價格相對合理的省分參與,降低衝擊。
對於康聯有利的其餘增長力道,藥品還有強化同澤/國禎/全原三家收購公司的經營綜效。另在醫材與檢驗試劑方面,前者康聯新增美國銳珂的醫療影像產品、深圳一體醫療的超聲波肝硬化檢測儀的廣西銷售權,後者則與參股的上海仁度合作,目前已推出了6、7個產品,接下來將推出需求大宗的B肝/C肝及愛滋病檢測產品搶市。
比較值得留意的是,因早已預見大陸藥品薄利化的趨勢將向台灣靠攏,康聯也是少數通路商中,已開始透過提前參與藥廠臨床試驗,鞏固利基藥品代理權的廠商。目前藥品的未來Pipeline中,包括與台灣信東合作的氣喘大藥,大陸原廠年銷約3億人民幣,最快力拼今年上市,成為當地的首仿藥(3.1類新藥)。而與天津藥研合作的腸胃切除後腸胃功能用藥,因原廠未進大陸市場,則有機會在2016年取得當地一類新藥資格。
法人預期,F-康聯今年營收將有15-20%的年增成長,醫材與檢驗試劑的占比有望續揚,整體毛利率雖預期較去年全年走降,但因營收規模增長,本業獲利仍將穩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