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11-29 15:46:43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原本各界期待觸控筆記型電腦能啟動一波筆電換機潮、為觸控面板產業帶來一段全新成長機會。無奈受消費市場力道欲振乏力、平價機種當道、大尺寸觸控面板模組成本空間尚待修正等諸多因素影響,觸控筆電時代還沒真的到來,觸控面板廠商已紛紛啟動退場、停產、收編調整營運規模等種種應變機制,觸控產業已陷入嚴酷的結構性調整期。
牧東(4950)曾經在中國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也是第一家退場的觸控面板廠。牧東日前股東臨時會已通過將蘇州生產基地以5100萬美元價格、賣給中國買家(東山精密大股東袁永剛)。儘管牧東對公司營運如何轉型還未鬆口,但外界推測,既已出清觸控面板產能,日後可能就淡出觸控產業了。
洋華(3622)雖然堅守薄膜觸控領域,但不敵中國競爭對手低價搶單攻勢,在歷經營業額衰退後,公司從2013年第三季起也進行重大營運調整。主要係將產能集中到越南廠(已耕耘4年多)和中國惠州廠兩個生產基地,一方面降低成本,另方面配合三星正在增加越南生產比重、就近供貨給客戶。
勝華(2384)經過連續數年擴充產能,今年也著手進行產能集中管理。主要係將前後段產能加以平衡調整,以求精省管理費用與生產成本較高。例如現階段前段製程朝東莞廠(松山湖)、台中廠集中生產,其它廠區則聚焦後段生產。另外,考量越南地區人力成本較低,未來後段模組產能可能朝越南廠加強集中。
F-TPK宸鴻(3673)因為營業規模最大,因此不論是產能調整或人力收減,都最受關注。為了節省成本和費用,F-TPK轉投資達鴻先進科技(8056)於2013年11/4宣布新竹廠3.5代線及4.5代線所有(前段觸控感測器)運作暫時全面停產,生產作業暫先全部集中到台中廠。緊接著在11月下旬、F-TPK位於中國廈門的威鴻光學(保護玻璃)也停止生產,並且安排員工轉任或資遣、解雇。
如果以觸控面板廠商近年來產能擴充力道與今年以來業績變化、產業競爭態勢來評估,廠商相繼啟動收編、停產、縮減人力、產能集中等調整計劃,其實不難理解。到2013年第三季為止,牧東前三季每股虧損3.55元、勝華前三季每股虧3.16元、洋華前三季每股虧損2.1元。只有F-TPK宸鴻前三季每股盈餘仍有26.8元,但第四季單季營運可能即將轉虧。
從營收表現來看,到2013年10月底為止,包括F-TPK、勝華、洋華等觸控面板大廠今年前10個月累計營收也全面衰退。其中,F-TPK宸鴻今年前10月累計營收約1283.5億元、年減1.9%,預估全年營收可能接近1500億元附近、年減估逾1成。勝華今年前10個月累計營收達603.5億元、年減達31%,預估全年營收可能近720-740億元、年減估2-3成。洋華今年前10個月累計營收達74.6億元、年減近29%,全年營收暫看85億元、年減估逾3成。
隨著中國觸控面板廠商勢力逐漸擴大,預期觸控面板產業2014年競爭態勢可能比今年更嚴峻,觸控面板產業結構性調整仍將持續。而觸控面板廠商基於營運動能趨緩、在下一波強勁成長復甦來臨之前,針對各廠區之產能與人力配置之相關調整,亦將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