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4-10-17 09:22:47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尼龍/加工絲大廠集盛(1455)今年第三季受到化纖原料價格走跌及機組歲修等等因素影響,營收降到42億餘元、季減與年減幅度均約1成。但因毛利率改善,初估第三季可能轉盈〈第二季每股虧損為0.12元〉。第四季適逢傳統旺季,在價格走跌但出貨增加情況下,預期第四季營收表現空間雖有限,但獲利可望好轉。全年每股盈餘估0.5元內。
集盛係1969年成立於台灣桃園龜山鄉,早期為專業假撚廠,主要生產聚酯加工絲,隨著聚酯加工絲生產規模擴大,1997年投入尼龍業上游、開始生產尼龍絲和尼龍粒。2004年又斥資20億餘元擴建尼龍聚合廠,成為聚酯加工絲及尼龍粒大廠。目前旗下共有3座假撚廠、1座氣撚廠、2座尼龍紡絲廠、3座尼龍聚合廠、1座複合材料廠,合計10座工廠,員工人數超過1300人,
其中,尼龍粒產品營收佔比約達55%,聚酯加工絲比重約25%左右,尼龍絲比重約17%,其他加工收入比重合計約4%-3%。總計尼龍粒年產能達200000公噸,複合材料年產能10000公噸,尼龍原絲年產能約60000公噸,尼龍/聚酯加工絲年產能約57000公噸。
集盛近兩季因化纖上游原料跌價壓力使聚酯加工絲及尼龍產品報價受影響,營收表現低迷,第三季營收降到近6季低點。不過,公司認為,原料下跌仍有利於毛利率改善。外界推測集盛第三季可能小幅轉盈。隨著時序進入傳統旺季,集盛表示,公司目前加工絲業務表現比尼龍粒/尼龍絲來得好,在產品價格壓力下,預估第四季營收表現空間有限,但毛利和獲利均可望進一步好轉。
集盛今年上半年營收約92.18億元、年增8.95%,毛利率約1.99%,營業損失3000多萬元,稅後淨利500萬元,每股盈餘0.01元。第三季因產品跌價加上歲修,導致單季營收降到42億餘元,季減約10%,年減亦約1成,累計前三季營收達134.7億元、年增1.9%。初估第三季毛利率及獲利略為改善,可望轉盈。
市場預期,集盛今年第四季營收可能維持42-45億元,與上季持平或小幅增加。毛利率及獲利均有機會進一步好轉。2014年營收暫估175-180億元,可能年減5%內,全年每股盈餘估約0.5元內(2013年EPS約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