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3-04-15 17:31:42 記者 王彤勻 報導
不織布廠商南六(6504)雖以濕巾為最主要的營運支撐,不過近年朝生技、醫療領域耕耘逐步看到成果。南六海外事業部總經理鄭德明指出,未來南六研發的重點產品包括彈性醫療用布以及抗病毒的不織布產品。在抗病毒不織布方面,他表示,10年前SARS席捲全球造成恐慌,近來H7N9禽流感病毒又在中國大陸肆虐,也讓抗病毒產品更受關注。而所謂的「抗菌」雖相對容易,不過「抗病毒」則相對困難,也因此南六期待抗病毒不織布可盡早研發成功,並能應用於口罩的生產。
南六目前雖並未直接生產口罩,不過卻有代工口罩用材的不織布。南六董事長黃清山(見附圖)則指出,明年南六擬在中國大陸推口罩的自有品牌,主要是看好中國大陸對衛生產品的需求擴大,未來成長性佳。
南六預計在今年年中,完成位在大陸浙江平湖廠的6.2米寬幅水針布生產設備的擴產,屆時可提升該公司現有水針布產能幅度達60%以上,南六水針不織布的產能將可躍居大中華地區首位。
關於平湖廠擴產計劃,鄭德明進一步說明,平湖廠目前有4.5米、6.2米兩條水針不織布產線。待年底完成擴產後,4.5米寬幅的產線將專門用於手術衣不織布的生產,6.2米寬幅產線則將專注於濕巾的生產。待擴產完成之後,南六每月的手術衣醫療用木漿複合水針不織布月產能,可望從每月4-500噸增加至800噸左右,而整體平湖廠的水針不織布月產能則將能擴張至2500噸。
而除醫療用木漿複合水針不織布外,南六也持續尋求下一波動能,積極研發完全降解的「玉米纖維」不織布。鄭德明進一步說明,原本的醫療用水漿複合水針不織布,是採PET和木漿紙的複合材質;而完全降解的玉米纖維不織布,則是以玉米纖維來取代PET纖維。採玉米纖維不織布所生產的手術衣,用完只要掩埋至土裡,僅需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即可自然分解。
南六產品組合包括柔濕巾及面膜佔43.13%(南六現為台灣濕巾市場最大代工廠)、水針不織布(包含醫療手術衣布、無塵擦拭布等)佔36.81%、熱風熱壓不織布(PP)(主要用於紙尿褲和衛生棉的表面材)佔16.66%、手術衣用布則佔3.4%。
南六成立於1978年,目前資本額為6.45億元,預計上市掛牌後將增至7.26億元,員工人數則為572人,而南六營運據點則包括高雄橋頭廠、燕巢廠,以及浙江平湖廠。其中,橋頭廠以生產濕巾、面膜、卸妝棉、保養品等,主要設備包括濕巾包裝機、面膜機、充填機;燕巢廠則以生產水針、熱風/熱壓不織布為主,並有2條水針不織布產線、一條PP不織布產線。至於平湖廠產品則橫跨水針不織布、醫療不織布、無塵擦拭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