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知青、林彥呈
在強勁的經濟情勢助攻下,美股標普500指數屢屢改寫新高,眼看行情如此熱絡,有些人開始擔心這是泡沫的跡象,漲勢可能已經超過了基本面的支撐。
近期雖有貿易戰、DeepSeek等不確定性因素相繼來襲,但市場熱度幾乎不受影響:迷因股再度回歸、期權交易熱絡、比特幣價格一度衝破10萬美元……,這些現象讓部分投資人深感不安,畢竟投機情緒升溫往往會導致價格失衡,最後可能引發劇烈的回調。
市場掀起特定個股風潮
「泡沫的跡象其實已經出現一段時間了,目前市場對利空消息的承受能力較弱。」《華爾街日報》引述信安環球投資(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策略師沙赫(Seema Shah)的說法。
其中有個危險現象是,散戶對少數熱門公司表現極度樂觀的態度。
以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為例,近期他們深受散戶青睞,原因是營收成長明顯,AI產品需求十分旺盛。今年以來,Palantir股價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飆升約50%,也是去年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出色的股票。
同樣深受歡迎的還有軟體公司Strategy(前身為MicroStrategy),在轉型成比特幣投資機構後,近期市值飆升至870億美元,幾乎是公司本身持有比特幣總值的兩倍。
此外,迷因股也大幅上漲。根據FactSet數據,GameStop、BlackBerry和線上寵物用品零售商Chewy的股價在過去一年內都暴漲超過90%。
「市場總會有一些難以理解的個股。」FBB Capital Partners的資產配置策略師布列納(Michael
Brenner)指出,「但問題是,我們擔心這種現象日漸增加,會不會開始影響整體市場?」
期權短線交易量大增
另一方面,期權交易量大幅飆升。根據美國股權衍生品清算機構OCC的數據,2024年1月,市場平均每日交易約5800萬份期權合約,創下自1973年以來單月最高紀錄。而2024年整年的期權交易量也刷新了歷史新高。
其中,「零日到期期權」(0dte options)的交易量激增,在1月31日創下歷史最高交易量。根據Cboe Global
Markets的數據,這種極短線交易主要是押注當日股市漲跌,吸引了大量短線投機客進場,但風險也非常高。
各處湧現投機風潮
不只是傳統股票和債券市場,投機熱潮還蔓延到了其他領域。
預測市場(Prediction
Markets),是一種讓用戶押注未來事件發生機率的市場。自從有些人成功押注川普當選後,市場也開始出現各種類型的交易,這些賭注無奇不有,從聯準會(Fed)的會議結果、洛杉磯野火情況,甚至還有和去年12月發生的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
Group)CEO遭暗殺事件,兇嫌Luigi Mangione有關的賭注。
在美國,也有愈來愈多人熱衷體育彩券,DraftKings和FanDuel等投注平台的用戶數持續攀升;不少人也抱著投機心態,重新湧入牛熊週期劇烈的加密貨幣市場。
例如比特幣,可以說是近期最炙手可熱的交易標的之一。市場對川普的言行相當樂觀,認為他將帶來加密貨幣的「黃金時代」,1月份比特幣創下近11萬美元的歷史新高。另外,也有許多人大舉湧入ETF,根據Morningstar
Direct的數據,自從去年大選日以來,流入美國上市的現貨比特幣ETF的資金已達170億美元。
同時,迷因幣(Meme Coins)再次爆紅。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川普和夫人梅蘭妮亞推出的迷因幣(分別名為$TRUMP與$MELANIA)自1月發行以來,市值分別一度達到150億美元及20億美元,但在此後也迅速消風。
股市估值偏高 不能確保未來投資獲利
整體而言,股市估值同樣顯得偏高。根據FactSet數據,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目前的本益比(P/E
ratio)約為22倍,遠遠高於過往平均值的19倍,甚至接近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前的26倍。
雖然股市估值高不一定會導致回調,但可能會影響長期的投資回報。換句話說,如果企業的獲利無法持續成長,股市就更難繼續上漲。
企業獲利大幅成長,是今年股市上漲的重要支撐。標普500指數的公司在本季度的財報中,整體利潤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6.7%。
有些分析師警告,高利率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近期不斷強調,Fed目前不急著降息,況且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相關數據顯示,通膨依然頑固。
Vanguard的全球投資組合策略主管Roger Aliaga-Diaz表示:「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將會降息,但如果通膨再度升溫,導致降息計畫被迫延後,可能會讓市場感到意外,並且引發震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