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評析-它是經濟晴雨表,卻也讓人擔心通膨失控!關於銅價飆漲,我們需要注意哪些事
(2025/07/17)
•作 者:風傳媒

作者:林彥呈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進口至美國的銅課徵高達50%關稅之後,美國銅價飆漲至歷史新高點。長期以來,銅價總被視為反映經濟情勢的關鍵指標,甚至素有「銅博士」之稱,如今只因川普的一句話就大幅噴漲,我們可以透過以下5大要點,快速掌握背後原因與潛在風險。
 
一、銅的用途與需求
 
銅是現代工業與生活不可或缺的金屬,應用範圍涵蓋汽車製造、手機、電腦晶片等高科技產品,也是建築中電線和水管的重要材料。
 
過去數十年,隨著中國的快速現代化,銅的消費量大幅增加,尤其在再生能源領域與資料中心建設的推波助瀾下,銅需求呈現強勁成長。
 
二、關稅政策背後的國安考量
 
美國商務部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針對銅進口安全展開調查,該條款賦予政府權力,對於關乎國家安全的重要商品加徵關稅。
 
儘管白宮在今年2月曾經表示美國銅儲量充裕,但強調本土的冶煉與精煉產能遠落後於國際競爭對手。川普政府藉此推動強化國內供應鏈韌性的政策,以降低對外部供應風險。
 
事實上,前任總統拜登也積極促進美國礦業開採與金屬加工產業復甦,顯示雙方在供應鏈自主方面有共識。
 
三、誰在生產?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資料顯示,美國去年約有近半數銅需求依賴進口,主要供應國包括智利與加拿大。但在全球市場上,中國扮演的角色日益關鍵。
 
市場調研機構Wood Mackenzie指出,2019年至2024年間,全球對新銅礦規劃的550億美元投資中,中國就佔了將近一半。此外,自2000年以來,全球冶鍊廠成長的75%也由中國貢獻,顯示其在整體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逐漸穩固。
 
四、市場上演「逼空」大戲
 
川普想要課徵「銅關稅」不是新聞,美國國內製造商與交易商積極囤貨,帶動對海運銅貨的強烈需求,進一步推升銅價成為全球最火熱的商品,並使美國銅價遠高於全球其他地區銅價的水準。
 
隨著川普開了金口,投資人對於關稅預期加劇,市場上演一場「逼空」大戲。週二美國銅期貨收於每磅5.645美元,比起去年同期大漲23%,也遠高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約每磅4.44美元的價格。
 
五、關稅與銅價飆升 對於市場意味著什麼?
 
銅對經濟情勢具有頗高的敏感度,因此又被視為「經濟晴雨表」,價格走高通常反映工業活動增溫,但這次漲勢看起來是由川普所推動的。
 
分析師警告,關稅引發的金屬和其他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恐將推高製造成本,迫使美國壟罩通膨壓力,距離聯準會設定的2%目標也更遙遠。
 
對於那些依賴銅作為原料的企業而言,利潤率將面臨挑戰。相對地,銅價攀升可望激勵本土礦業公司,例如Freeport-McMoRan股價今年以來已經攀升22%,成為這一波的主要受惠者。
 
銅價飆漲事件不僅反映國際貿易摩擦升溫,同時揭示美國試圖提升國內產能與供應鏈安全的決心。未來,相關政策如何影響全球金屬市場,以及企業如何調整採購及生產策略,將是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

 本文由風傳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