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公司成立於1982年4月,為一家擁有織布到染整上下游一貫作業生產的紡織公司,主要生產加工絲、織布、染色、後整理加工、印花、貼合等產品,近年積極跨足戶外與運動紡織品的生產與銷售行列,朝高機能性布料發展,如高功能性戶外用布、極限運動與特殊軍用布料等,期望未來成為全球指標型的高科技紡織品專業生產研發與銷售的廠商。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2021年,產品營收比重以成衣用布占60%最大,氣撚紗佔37%,布品供應給運動品牌商如NIKE、Adidas、Reebok等;非成衣用布主要應用包括箱包袋類、帳篷、嬰兒車類、軍用降落傘類。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2020年公司持續研發智慧服飾布料的研發,將智慧紡織品(Smart Textiles)列為公司重點研發項目之一。另外延續2018年的防蚊處理,讓國際大廠持續的下單,期望能維繫到2022年,拉長產品的生命週期(PLC)。
未來的研究方向仍是以高機能性(high performace)的工業用布與環保布料為主,讓消費者享受在運動時,產品所能提供的機能與效能,讓國際的買主與消費者都能在運動休閒的過程中,享受合併公司機能性產品所帶來的舒適性與安全性(EnjoyAdventure)。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1)原紗供應商:港商英威達、宜進、遠東新等。
(2)無氟撥水劑供應商:瑞典OrganoClick、Agies公司。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工廠方面,台灣南崁廠以織布為主,應用於成衣和非成衣領域,大陸紹興廠以織布和染整為主。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品結構與供需
依據紡拓會發佈之「我國紡織品進出口貿易概況」資料顯示,我國在紡織品貿易部分,2021年1-12月我紡織品出口總值為90.24億美元,成長20%;進口總值為38.59億美元,成長15%;貿易順差為51.65億美元,年成長24%。
以出口地區分析,我紡織品第一大出口市場為越南,其次為中國大陸、美國、印尼及柬埔寨,合計佔出口比重達61%。進口地區方面,中國大陸為我排名第一的進口來源,其次為越南、歐盟、美國及日本,合計佔進口總值達78%。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到 2027年,全球紡織品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13,502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4.3%。
2.銷售狀況
2021年銷售地區方面,內銷占15%,外銷占85%,其中亞洲占83%最大。
3.國內外競爭廠商
機能性布料競爭者包括遠東新、宏和、宏遠、得力、偉全、三洋紡、弘裕、儒鴻等。
工業用布競爭者包括遠東新、福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