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前身為交通銀行,於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二月四日與國際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股權轉換方式成立交銀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後又陸續併入中興票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倍立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更名為兆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2886。
截至2017年底,公司擁有控制性持股之投資事業包括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公司、兆豐證券(股)公司、兆豐票券金融(股)公司、兆豐產物保險(股)公司、兆豐國際證券投資信託(股)公司、兆豐資產管理(股)公司、兆豐人身保險代理人(股)公司及兆豐創業投資(股)公司等八家子公司。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兆豐金控營收組成,2020年前三季年公司淨利貢獻比重:銀行業務佔約81%,票券約12%,證券約6%、產險佔1%。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旗下子公司包括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兆豐證券、兆豐票券、兆豐保險、兆豐國際投信、兆豐資產管理、兆豐人身保險代理人及兆豐創業投資,皆100%持股。
截至2019年底,兆豐商銀國內分行108家(含OBU);海外據點含23家分行、支行5家、代表處3處,及泰國轉投資子銀行與分行,合計海外據點達36處。兆豐證券國內分行44家;兆豐票券國內分行8家;兆豐產險國內分支機構29家。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銷售狀況
2017年,兆豐銀行總資產約3.15兆元,在國內銀行中僅次於台灣銀行、合庫排名第三;存款餘額達2.37兆元,排名第四;放款餘額達1.77兆元,排名第四。OBU業務是兆豐銀的主要業務,市佔率近20%,居市場之冠。
至2020年前三季集團合併淨收益,主要來自淨利息收益佔52%,淨手續費收益佔16%,淨交易收益佔27%、淨保險收益佔3%、其他收益佔2%。
2020年Q3放款結構,大企業佔36%,中小企業佔37%,其他企業佔2%,政府相關企業佔1%,房貸佔20%,其他消金放款佔4%。依產業可區分:製造業佔27%,運輸電信業佔8%,不動產佔15%,零售及批發業佔7%,金融業佔7%,服務業佔3%,個人金融佔26%。依區域可區分:國內分行佔70%,海外分行佔18%,OBU佔12%。
金控旗下主要子公司:
(1)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利息淨收益佔69%,利息外淨收益佔31%。
(2)兆豐證券:兆豐證券經紀手續費收入佔營收比重42%,市佔率約3%,排名第9。
(3)兆豐票券:兆豐票券票券收入佔43%,債券收入佔52%。
(4)兆豐產物保險:兆豐產物保險火災保險約佔23.4%、貨運保險約佔3.6%、船舶保險約佔5.3%、汽車保險約佔47.7%、航空保險約佔1.6%、工程保險約佔3.2%、傷害保險約佔5.5%、健康保險約佔0.6%、其他保險約佔9%。
2019年台灣銀行存款業務排行(列前十大):
銀行 |
市佔率(%) |
銀行 |
市佔率(%) |
臺灣銀行 |
9.7 |
一銀 |
5.8 |
合庫 |
7.1 |
國泰世華銀 |
5.6 |
中信銀 |
6.7 |
華銀 |
5.5 |
土地銀行 |
6.3 |
玉山銀 |
5 |
兆豐銀 |
6 |
台北富邦銀 |
4.8 |
2019年台灣銀行放款業務排行(列前十大):
銀行 |
市佔率(%) |
銀行 |
市佔率(%) |
臺灣銀行 |
9.2 |
一銀 |
6 |
合庫 |
7.4 |
華銀 |
5.7 |
土地銀行 |
6.8 |
國泰世華銀 |
5.1 |
兆豐銀 |
6.3 |
玉山銀 |
4.8 |
中信銀 |
6.2 |
彰銀 |
4.8 |
兆豐票券交易量居國內市佔第一,2018年市佔率為20%。
2013年底,兆豐金進軍第三方支付市場,除建置「Mega ePay兆豐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儲值支付」及跨境代收付服務,更計劃與歐付寶、智付寶、快錢公司、支付寶、財付通共同合作開發市場。
2015年2月,兆豐銀與台灣行動支付合推行動金融卡服務,8月再推行動ATM,透過台灣行動支付App以讀取行動金融卡,可進行轉帳及匯款等。
2016年3月,兆豐證券合併位於台中的台安證券業務。
2.政策
2014年2月,由財政部、金管會兩大部會所推動的公公併政策,首宗公公併應會是兆豐金併第一金或合庫金這兩種配對組合,若行政院同意,將會開始啟動該合併案。
(四)財務相關
1.國內轉投資狀況
2010年7月兆豐銀投資潤泰集團旗下的「沛豐建築工程」(上海)大陸營造公司,成為沛豐建築工程持股逾6%的股東。沛豐建築工程即為潤泰集團在大陸佈局營造市場的基地,包括房屋建築與機電工程承攬均在其業務範圍。
兆豐金持有台企銀54.14萬餘張、約13.44%股權,因遲遲未完成併購納為子公司,金管會已限期要求兆豐金,在2012年台企銀改選前出清持股。
2015年2月,中油與日商協和發酵化學(KHNC)、兆豐銀,共同投資成立曄揚公司,
曄揚公司為生產異壬醇(INA),主要用於生產PVC的可塑劑DINP,DINP是無毒型可塑劑,應用於玩具膜、電線、電纜等。
2.海外投資狀況
兆豐金蘇州辦事處在2009年中被大陸核準成立,對大陸的蘇州、崑山、深圳、上海、廈門、北京等6個據點較有興趣發展,對於參股陸銀也有高度興趣,參股的對象以規模不大但具全國性的放款執照為主。而在陸資參股台商銀行的議題,陸資對兆豐金的詢問度頗高,主要是看中兆豐金在台商授信上的經驗。因此,兆豐金不論是前往大陸市場發展或陸資參股台資銀行,皆具備兩岸金融開放題材,加上兆豐票券仍是大陸銀行積極想合作的對象,兆豐金登陸將以企金、票券、投資銀行、承銷相關業務為主,未來發展潛力佳。
2011年公司積極籌設蘇州分行,於2012年6月開幕,並於2014年9月設立蘇州吳江支行也正式開業。
兆豐金西進新一步計畫與大陸唯一特批金控公司—銀河金控,在大陸合資設立財務顧問公司,進軍投資銀行業務,銀河金控於農曆前後來台與兆豐金控簽署合作案,雙方將協議由兆豐金協助銀河金控來台設點。
兆豐商銀與中國銀行及大陸交通銀行已簽署MOU,計畫於聯合授信案、應收帳款收買、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合作。此外;與南京證券簽署MOU,計畫進行新金融商品研發合作。
著眼越南接下來陸續有鴻海、仁寶、台塑等大集團進駐,商機可期,為擴大越南版圖,兆豐銀增資越南胡志明分行7500萬美元。
2011年6月兆豐銀成立第一個海外據點,看準包括鴻海、華碩、宏碁等20多家中大型台商企業進入阿拉伯大公國為首的中東地區,率先成立國銀第一個中東地區據點。
2014年6月,兆豐銀將於中國銀行簽署「聯貸合作備忘錄」,主要針對聯貸的合作項目,再進一步簽署細項的MOU,將可強化兩岸企業融資,及共享聯貸市場商機。
2014年6月,兆豐金將入股馬來西亞RHB銀行近20%的股權,總金額規模將超過400億元,將是兆豐金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投資併購案。此外,RHB銀行有意取得兆豐金5%的股權,目前已向財政部申報中。兆豐金併購RHB銀行除了因為它在馬來西亞銀行居第三大市占地位外,在伊斯蘭金融也擁有一定的市場,有利兆豐金取得打亞洲盃最佳的海外戰略地位。
2014年10月9日,兆豐銀與大陸工商銀行簽署業務合作備忘錄,雙方進行擴大市場合作。
2015年1月20日,兆豐銀向柬埔寨主管機關申請設立金邊分行、堆谷支行已獲金管會核准。7月,金邊堆谷支行正式開業。
兆豐銀大陸第二家分行-寧波分行,於2015年5月開業。未來計畫在上海申設子行。
2015年底,兆豐銀將在中東設阿布達比分行。
2016年1月,兆豐銀緬甸仰光代表處開業。2020年4月,緬甸央行獲准其升格為仰光分行。

圖片來源:2018年9月法說會
3.重要財務數據如下:
(1)逾放比:NPL
季度 |
2009年Q1 |
2009年Q2 |
2009年Q3 |
2009年Q4 |
逾放比(%) |
1.27 |
1.21 |
1.07 |
0.95 |
季度 |
2010年Q1 |
2010年Q2 |
2010年Q3 |
2010年Q4 |
逾放比(%) |
0.9 |
0.7 |
0.58 |
0.34 |
季度 |
2011年Q1 |
2011年Q2 |
2011年Q3 |
2011年Q4 |
逾放比(%) |
0.28 |
0.23 |
0.27 |
0.24 |
季度 |
2012年Q1 |
2012年Q2 |
2012年Q3 |
2012年Q4 |
逾放比(%) |
0.2 |
0.38 |
0.41 |
0.17 |
季度 |
2013年Q1 |
2013年Q2 |
2013年Q3 |
2013年Q4 |
逾放比(%) |
0.22 |
0.19 |
0.23 |
0.16 |
季度 |
2014年Q1 |
2014年Q2 |
2014年Q3 |
2014年Q4 |
逾放比(%) |
0.13 |
0.1 |
0.16 |
0.07 |
季度 |
2015年Q1 |
2015年Q2 |
2015年Q3 |
2015年Q4 |
逾放比(%) |
0.08 |
0.08 |
0.09 |
0.08 |
季度 |
2016年Q1 |
2016年Q2 |
2016年Q3 |
2016年Q4 |
逾放比(%) |
0.09 |
0.09 |
0.14 |
0.09 |
季度 |
2017年Q1 |
2017年Q2 |
2017年Q3 |
2017年Q4 |
逾放比(%) |
0.19 |
0.19 |
0.2 |
0.12 |
季度 |
2018年Q1 |
2018年Q2 |
2018年Q3 |
2018年Q4 |
逾放比(%) |
0.11 |
0.16 |
0.14 |
0.14 |
季度 |
2019年Q1 |
2019年Q2 |
2019年Q3 |
2019年Q4 |
逾放比(%) |
0.19 |
0.17 |
0.15 |
0.14 |
季度 |
2020年Q1 |
2020年Q2 |
2020年Q3 |
2020年Q4 |
逾放比(%) |
0.29 |
0.27 |
0.28 |
|
(2)呆帳覆蓋率:
季度 |
2009年Q1 |
2009年Q2 |
2009年Q3 |
2009年Q4 |
呆帳覆蓋率(%) |
87.52 |
87.07 |
94.76 |
100.32 |
季度 |
2010年Q1 |
2010年Q2 |
2010年Q3 |
2010年Q4 |
呆帳覆蓋率(%) |
106.61 |
122.5 |
156.45 |
227.14 |
季度 |
2011年Q1 |
2011年Q2 |
2011年Q3 |
2011年Q4 |
呆帳覆蓋率(%) |
277.87 |
361.24 |
359.38 |
428.13 |
季度 |
2012年Q1 |
2012年Q2 |
2012年Q3 |
2012年Q4 |
呆帳覆蓋率(%) |
527.48 |
272.95 |
269.74 |
641.18 |
季度 |
2013年Q1 |
2013年Q2 |
2013年Q3 |
2013年Q4 |
呆帳覆蓋率(%) |
488.08 |
606.66 |
512.96 |
794.4 |
季度 |
2014年Q1 |
2014年Q2 |
2014年Q3 |
2014年Q4 |
呆帳覆蓋率(%) |
925.07 |
1209.64 |
773.09 |
1757.75 |
季度 |
2015年Q1 |
2015年Q2 |
2015年Q3 |
2015年Q4 |
呆帳覆蓋率(%) |
1515.62 |
1466.97 |
1365.3 |
1723.01 |
季度 |
2016年Q1 |
2016年Q2 |
2016年Q3 |
2016年Q4 |
呆帳覆蓋率(%) |
1624.61 |
1527.91 |
1059.39 |
1614.16 |
季度 |
2017年Q1 |
2017年Q2 |
2017年Q3 |
2017年Q4 |
呆帳覆蓋率(%) |
854.14 |
869.24 |
839.67 |
1334.69 |
季度 |
2018年Q1 |
2018年Q2 |
2018年Q3 |
2018年Q4 |
呆帳覆蓋率(%) |
1472.61 |
1000.05 |
1152.97 |
1120.04 |
季度 |
2019年Q1 |
2019年Q2 |
2019年Q3 |
2019年Q4 |
呆帳覆蓋率(%) |
990.81 |
966 |
1046.02 |
1120.08 |
季度 |
2020年Q1 |
2020年Q2 |
2020年Q3 |
2020年Q4 |
呆帳覆蓋率(%) |
561.06 |
609.21 |
562.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