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公司成立於1973年,前身為大德昌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第一家生產苯乙烯單體(SM)的公司,於1984年改名為國喬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和信集團。1990年,公司陸續購併國亨化學(生產HIPS)及必詮公司(生產HIPS/GPS)、1995年購併大德昌氣體公司(氫氣事業)。
2008年4月,與全球第一大ABS樹脂廠奇美實業合作,雙方位於大陸鎮江的6家子公司已於2010年合併,合併後年產能達70萬公噸,成為全中國大陸最大的ABS廠,其中,奇美實業持股比例為69.6%,國喬持股30.4%。
2012年,公司跨足尼龍66,成為國內第一家生產商。此外,國亨與必詮合併,以國亨為存續公司。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SM、ABS、氫氣(H2)及尼龍66,其中尼龍事業於2012年初成立,Q3開始投料生產,初期規劃1萬噸/年,主要供應給下游摻配加工廠及束帶射出廠。
2019年,公司看好丙烷脫氫裝置(PDH)前景,將進入丙烯系列的石化品市場,投資人民幣25.32億元在大陸泉州打造新廠,專攻PDH及PP的生產銷售及製造,目標2023年試車投產。
2019年,營收比重分別為SM佔41%、ABS佔30%、尼龍8%、包裝材料8%、媒體收入9%。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SM為流通性高的石化原料,主要三大用途為生產PS、EPS、ABS,此外還包括不飽和聚酯(UPS) 、苯乙烯乳膠(SB Latex) 、苯乙烯橡膠(SBR)等次要用途。ABS屬於SM下游產品,其主要用於家電、電子產品及汽車產業等。
1公噸SM=0.84公噸苯+0.32公噸乙烯+工繳(110美元)
1公噸ABS= 0.27公噸丙烯+0.19公噸丁二烯+0.54公噸SM+工繳(370~400美元)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ABS主要原料及供應商:AN由中石化提供,丁二烯由中油、台塑化供應。
SM主要原料及供應商:乙烯由中油提供,苯由中油、中碳供應,其中苯占比超過七成。
尼龍66主要原料及供應商:己二胺與己二酸,其供應均由國外進口。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年產能方面:
台灣廠:SM為37萬噸、ABS為12萬噸(自用約5萬噸)、PS為8萬噸、尼龍66為1.3萬噸。
大陸鎮江廠:SM廠為37萬噸、ABS為85萬噸、PS為40萬噸、PMMA為13萬噸。
另外,公司興建汽電廠一年可生產150噸蒸氣與2.5億度電,其中蒸氣約85%用於自有SM與ABS產能,15%出售予鄰近廠商使用,電力方面大多自用為主,其餘少部分電力售予台電。
尼龍方面,年產能約1.3萬噸,公司規劃再設一條產線,將年產能擴充至3萬噸。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依據IHS預測2018~2021年全球GDP年增長為3.7~3.9%,在上述條件下,SM需求年增長為2.2~2.3%,其中主要成長地區為中國大陸,SM需求年增長為3.5~3.9%(2017年中國大陸SM需求增長為4.5%)。IHS統計,2018年SM整體市場供給增加76萬噸產能,2019年預估將增加44萬噸產能,不過,2020年傳出將新增184萬噸SM產能,將影響SM市場供需變化。
2.銷售狀況
公司產品主要以內銷為主,2019年國內市占率方面,SM約占19%,排名第二,第一名為台化。ABS市占率約6%。
3.國內外競爭廠商
ABS主要競爭者包括台化、奇美實業、台達化、BASF、Bayer、Dow Chemical、LG Chem、Toray。
SM主要競爭者包括台化、台苯、BASF、Dow Chemical、Honam Petrochemical、LG Chem、三菱化學。
工業氣體主要競爭者包括:東聯、亞東氣體。
(四)財務相關
1.主要轉投資事業
國喬持有緯來電視台62.3%股權,為台灣主要的衛星頻道供應商。緯來旗下有六個頻道,分別為緯來體育台、緯來日本台、緯來電影台、緯來綜合台、緯來戲劇台與緯來育樂台,及代理三個國外頻道。另外,還包含國亨化學(100%)、鎮江奇美(30.4%)及太平洋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videos/119503345394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