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國最新公布的非農業就業人口報告儘管不如預期,但農產品價格卻在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最新10月供需報告中,大幅下調2010年美國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產量預估及庫存預估之後,上周五玉米、小麥以及大豆等期貨皆大幅走升,玉米以及小麥觸及漲停水位,終場12月期貨分別以漲停價位每英斗528.25美分以及719.25美分作收。此外,大豆期也大幅上揚,終場11月大豆期收高70美分,以每英斗1135美分收盤。
德銀遠東投信表示,氣候異常已為不爭的事實,甚至有氣象專家提出警告,北半球今年冬天可能將面臨千年一遇的新低溫,連亞洲地區也難以倖免,預期將造成農作物的大幅減產。若從需求面來看,隨著全球人口以及所得不斷成長造成食物需求不斷增加,供需失衡將越演越烈,農糧價格欲低不易,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布局農業相關基金,掌握農糧商機。
美國農業部下修三大穀物產量,農業供給正式拉緊報
美國農業部(USDA)上周五 8日公布最新報告,預估美國由於氣候異常將造成農產品產量大幅降低,下調幅度令市場震驚,在全球穀物庫存需求比今年持續緊繃,農業部的新數據更加深了全球農業產品供應緊張的憂慮。
- 玉米:2010/11年度玉米產量預估由前月的131.6億蒲式耳下修3.7%(5億英斗)至126.6億蒲式耳。同時在庫存方面,玉米期末庫存預估將較前月大幅下調2.14億蒲式耳至9.02億蒲式耳,此為1996-97年(14年)以來新低。
- 小麥:2010/11年度小麥期末庫存下調5.4%至8.53億蒲式耳,低於分析師預估的均值8.73億;2010/11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估下調160萬噸至6.414億噸,期末庫存預估也相應下調313萬噸至1.747億噸。
- 黃豆:2010/11年度黃豆產量預估至34.08億蒲式耳,下調單位產量預估至44.4蒲式耳/英畝,低於市場平均預測的34.91億蒲和45蒲式耳/英畝。
農產品價格上揚同時也將提高農民採購機具設備、種子/肥料意願,使得相關類股表現也出現走高態勢。摩根士丹利證券商品研究部主管Hussein Allidina直稱「糧食危機」正在發酵,農產品價上漲的趨勢已正式確立。

反聖嬰現象高峰將近,推升農產品價格波動
今年全球氣候異常的狀況更為明顯,俄羅斯出現旱災但巴西卻陰雨綿綿,使得這些農業產國皆出現農產品產量短缺的現象。而造成氣候多變的反聖嬰現象並非短期因素,目前多數氣象預測機構預期此反聖嬰現象將至少延續至明年春季,其中高峰期將於今年11月至明年1月之間。
反聖嬰現象將使得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異常的冷,進而將使得全球氣溫以及雨量出現異常的變化,最直接的受害者即為農產品的產量將出現極為不穩定的狀況,目前阿根廷、巴西、南非和澳洲等南半球國家將首當其衝。

農業成分股Q3獲利預期成長強勢
受惠於農產品供需失衡以及併購題材持續,DAX農金指數中有29檔成分股在還未開始公佈第三季季報之際,市場已紛紛提出第三季獲利持續高度成長得的期許,分析師預估農金整體產業獲利將較去年同期成長65.1%,其中以食品零售成長247.1%成長最高,而農業機具設備商以及肥料商也分別可望成長130%以及110%以上。
整體而言,DAX農金指數44檔個股中,預估2010年平均獲利成長可達28%,顯示整體產業維持上揚成長趨勢不變。
表一:DAX農業指數第三季財報預估獲利成長率
|
Q3財報預估 |
整體產業 |
65.10% |
農業機具設備商 |
130.10% |
肥料商 |
110.20% |
食品零售商 |
247.10% |
食品肉類加工商 |
83.00% |
農產品 |
-0.60% |
資料來源:Starmine;資料日期:2010.10.01
供需大幅失衡,農產品價格欲小不易
農產價格的波動也影響至亞洲,以近期最為著名的韓國的『泡菜危機』為例,由於韓國今年氣候格外異常導致農作物減產,使得每逢冬季所需的白菜價格出現暴漲,目前白菜均價每棵來到1萬韓元,為去年同期價格的6倍多。
氣候異常已為不爭的事實,尤以近期反聖嬰現象仍相當明顯,在全球各地不是出現旱災就是大水,使得農產品供給成現不穩相當不穩定的狀態。而在需求面,卻又因全球人口以及所得不斷成長造成食物需求不斷增加,供需失衡將越演越烈,農糧價格在未來將呈現欲小不易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