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修.邱顯比教授
美國三十年期公債與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在三月最高分別飆至2.518%與1.776%,比過去一年內的低點1.126%與0.504%均彈升了許多,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動盪。1.9兆美元的紓困預算獲國會通過之後,拜登又提出了3兆美元的基礎建設、幼兒照顧與健保計劃,積極的財政擴張政策,迫使財政部必須發行更多公債來支應,對市場資金產生排擠效果,致使公債殖利率上升。財政部也規劃將企業所得稅由21%調至28%,以消滅過多的財政赤字,雖未提出具體時程,但預期心理已對股市產生影響。如果聯準會再度對增發的公債撒錢買單,那麼在預估2021年美國經濟成長6%之強勁復甦下,無疑投下了通膨的震撼彈,使得升息的時間點可能比預期更早出現。
公債殖利率的彈升與第三波、甚至第四波疫情的升溫,使得美元成為避險貨幣,資金從亞洲國家級新興市場回流至美元,致美元於今年第一季中呈現強勢,美元指數從1月7日的低點89.21反彈至三月底的93.2,漲幅4.47%,造成包括台股在內的亞洲股市及新興市場股市受到資金外流的衝擊。而3月24日頒布的「外國公司問責法」以及某家高槓桿操作的避險基金被銀行斷頭更打擊到眾多的中概股。
三月間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跌1.49%,深證成指下跌5.02%,香港恆生指數下跌2.08%,國企(H股)指數下跌2.45%,但台股仍相對穩健,加權股價報酬指數三月上揚3.14%,第一季漲幅高達11.69%,OTC報酬指數三月上漲5.81%,第一季勁升12.26%,二者均超越了第一季MSCI世界指數(Gross)的+4.68%,S&P
500指數的+5.77%,MSCI歐洲指數的+5.41%與MSCI新興市場的+2.34%。
台股基金在今年第一季表現非常出色,188檔受評基金平均季報酬高達14.85%,其中144檔績效優於大盤(占比76.60%),也只有4檔未能獲得正報酬。中概股型以17.06%的平均季報酬領先其他族群,其次是科技型與中小型的16.53%與16.13%,價值型則以11.34%殿後,統一投信的統一奔騰與統一黑馬奪下第一季冠、亞軍,季報酬分別高達32.31%與30.85%;野村成長與野村積極成長則以28.37%與28.24%拿下單季季、殿軍。
跨國投資的股票型基金遜色很多,570檔的平均季報酬為-0.38%,其中一半(287檔或50.35%)季報酬為負。以全部幣別來看,全球資源型基金之表現最佳,季報酬平均5.68%,反映第一季油價與工業金屬的上漲;歐洲區域型以4.58%的季報酬居次;在其次為亞洲區域型的3.29%。高槓桿私募基金Archegos
Capital爆倉遭斷頭,導致中概股被銀行大量拋售,大中華區域型基金成第一季最大輸家,91檔之平均季報酬-5.97%,中國大陸A股也連帶單季下跌4.52%。其他美國基金、新興市場基金分別小賺1.45%與1.15%,日本基金與全球一般型基金各小賠1.90%與0.27%。
跨國投資的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因受到第一季中美國中長期公債殖利率大幅彈升的影響,除短期債尚有0.16%的單季正報酬(全部幣別,以下同)外,其餘投資等級債基金在第一季中全軍覆沒,美債
-4.59%,全球新興市場-2.87%,全球型-2.34%,亞洲新興市場-0.9%,目標到期型-0.33%,中國大陸-0.67%。
高收益債部分因經濟前景展望佳,信用利差縮小,抵銷了部分公債殖利率揚升的負面影響,受傷不若投資等級債嚴重,以全部幣別來看,全球型單季尚有0.2%的正報酬,其餘如新興市場-2.16%,中國大陸-1.75%,亞洲-0.64%,表現均不理想。
平衡型基金之第一季績效也是國內優於跨國,19檔投資國內的平衡型基金平均季報酬達10.4%,且僅有一檔未獲正報酬,反觀跨國投資的平衡型基金季報酬約略正負各半,以全部幣別來看,新興市場表現較佳,平均季報酬4.13%,單一國家型1.55%居次,亞洲區域型小幅獲利0.38%。負報酬方面,44檔中國大陸的平衡型基金平均
-1.63%,29檔全球平衡型基金平均-0.17%。野村投信於此類別奪下前二名,分別是野村平衡(19.35%)與野村鴻利(19.13%),相當出色。
多重資產型基金多達254檔,以全部幣別來看,平均有1.25%的單季報酬,其中元大實質多重資產(人民幣)單季獲利8.49%,領先群雄。
國內組合型基金僅復華台灣智能基金一檔,季報酬11.29%,其餘跨國組合型基金以股票組合優於平衡組合,再優於債券組合。16檔一般股票組合型基金平均季漲4.02%(全部幣別,以下同),23檔目標日期組合型基金平均季漲1.89%,159檔跨國平衡組合型基金平均季漲1.00%。至於債券組合型基金,無論是投資等級(-1.08%),高收益(
-1.52%)或複合式(-2.21%)在第一季中均出師不利。
55檔不動產證券化型基金單季平均獲利3.52%(全部幣別),表現尚佳;7檔保本型基金在第一季並未能保本,平均單季虧損1.34%,其中僅有1檔季報酬維持正數。
作者為台大財經金融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