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恢復進口澳洲煤、小麥及大量進口濃縮鋰,本年上半年澳洲對中出口激增,澳洲智庫警告對中出口過度集中,將帶來中國經濟下行及地緣政治風險事
依據澳洲智庫「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本(2023)年8月22日於澳媒「澳洲人報」發表「儘管存在風險,澳洲對中出口再次蓬勃發展」(Despite the risks, Australian export to China are booming again)專文,由於中國於1980年代即開始研究關鍵礦物,目前在鋰礦加工及製造具全球領先地位。查本年上半年,澳洲濃縮鋰(lithium concentrate)僅4%輸往比利時、美國、韓國,其餘(96%)均輸往中國,計117億澳元。2年前鋰礦輸中僅為4.7億,濃縮鋰已超越LNG,成為澳洲輸中第二大出口品項,僅次於鐵礦砂。
澳洲「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雖曾阻擋中資企業Austroid Australia對澳洲鋰礦商Alita Resources九成股份收購案、域瀟(Yuxiao)基金對澳洲稀土商Northern Minerals增資案(域瀟擁有9.9%股權),ASPI分析,本年上半年澳中貿易量創新高達1,025億澳元,其中大量出口鋰礦至中國,與澳洲政府「關鍵礦產戰略」分散供應鏈政策相悖。
根據澳洲外貿部(DFAT)資料,2020年5月中國佔澳洲出口比重達43%,中國經濟脅迫2年期間,澳洲煤炭、石油、小麥、穀物等產品成功分散至日本、印度等其他亞洲貿易夥伴,幾乎未受中國經濟脅迫影響,展現市場彈性。(註、中國經濟脅迫期間,中國在澳洲出口市場之占比自43%下滑至28%;而日本占比自11%攀升至21%,其他非日本之亞洲市場占比則自22%增至34%。)
今澳洲出口中國占比再度增加至36%,ASPI強調市場過度集中中國,將使澳洲承受中國
經濟下行及未來美中地緣政治緊張情勢等雙重風險之影響。ASPI文中亦提及截至本年6月底,中國僅同意移除對澳洲大麥懲罰性關稅,仍維持對葡萄酒之高額關稅並禁止進口澳洲銅礦、木材(wood chips)、原木(timber)及淡水龍蝦(crayfish)。(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