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監管機構冀電動車充電樁業者改善分布不均、計價不透明等五面向
回應(0)
人氣(0)
收藏(0)
2022/12/07 11:23
奧地利電動車充電樁市場監管機構對奧國業者提出改進建議
奧媒「薩爾斯堡新聞報」報導,鑒於奧地利電動車充電樁市場充電費率及收費方式混亂等問題叢生,奧國能源控管局(E-Control)及競爭管理局(BWB)日前歸納出幾項急需改進之處,並提出相關建議,敦促業者進行改善,重點如后:
1、充電樁業者過於地方化且具獨占性:目前奧國充電樁運營業者以地方政府所屬能源企業為主力,其所設立之充電樁多僅於轄區,雖有主場優勢,但易形成區域市場獨佔潛在危機。監管機構除呼籲業者多往轄區以外市場發展外,亦開始著手制定避免市場扭曲之相關計畫。
2、充電樁分布不平均,城鄉差距大:業者缺乏意願在鄉村地區及人口較少城市設立充電樁。為此,只能透過以國家補助方式鼓勵業者前往設點。惟目前奧國政府並無相關預算,相關單位正在向歐盟申請補助。
3、計價方式不透明:多數業者未清楚解釋其計價結構及比例。例如有些計價除電費(每度計費)外,尚包括充電時間,以此迫使顧客儘量減短充電時間。為便於價格比較,E-Control正在開發自己的充電樁電價計算器,類似於家庭電力或燃氣價格計算器,預計可於2023年第1季上市。
4、交易支付系統繁雜:每個充電樁交易支付方式不盡相同,有些業者僅接受信用卡或銀行卡,有些則僅收自家之充電卡。另,使用不同業者充電卡之「漫遊費」費率亦不透明,造成消費者困擾。監管機構建議奧國政府設立制度,對接受多樣化支付方式之業者給予資金「獎勵」,鼓勵業者進行改善。
5、推廣充電樁是否可用連線登記:由於奧國未強制規定充電樁須統一登記並連線於資料庫,因此駕駛人無法確切掌握何處有即時可使用之充電樁。監管機構建議政府立法補助業者加入數據庫。(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