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表示,政府、民間與社會須緊密合作以實現「淨零城市」目標
一、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於本(2023)年6月7日出席由淡馬錫控股(Temasek)主辦的「生態繁榮週(Ecosperity Week)」時表示,城市在因應氣候變遷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全球碳排放逾7成來自城市,與此同時,城市仍持續發展中,聯合國預估至2050年,每3人中即有2人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將增加約25億人。
二、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能源及基礎建設需求日益增加,要拉平城市發展所導致的碳排放曲線,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建設「淨零城市(net-zero city)」是當務之急。推動「淨零城市」發展,政府、民間與社會須緊密合作,目標及行動須一致,不能孤軍奮戰,並有明確的政治意願及動員民眾支持氣候行動的能力,因為「淨零城市」意味著生活須做出改變。
三、 打造「淨零城市」關鍵在於綠色能源,新加坡刻正採用包括天然氣、太陽能、區域電網及新型低碳能源(例如氫氣)等更環保的能源來源。星國在擴大太陽能容量方面取得良好進展,即使土地有限,近年來將城市改造成創新的太陽能實驗室,除在組屋天台安裝太陽能板,亦於登格蓄水池設立浮動太陽能板,並在部分建築物外牆安裝太陽能板以抵消部分耗能。
四、 綠色能源之外,新加坡亦正探討如何使城鎮建築更具永續性,例如,將「裕廊湖區」打造成市中心以外最大型混合商業區,將成為永續發展的未來城市典範。「裕廊湖區」將聚集政府、發展商、設施管理業者等,在真實的條件下展示、測試及改善新科技與解決方案,透過相關試驗尋求最理想的解決方案,以實現星國的淨零目標。
五、 建設「淨零城市」固然重要,但不能忽略須建造可適應氣候變遷的城市,尤其如新加坡易受海平面上升影響。星國政府刻正測試各種海岸線防護解決方案,探討是否適合在本地落實,包括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例如復育紅樹林等。
六、 李智陞部長指出,因應氣候變遷應秉持現實主義的態度,同時樂觀堅信有能力實現目標。而落實「淨零城市」,政府與民間各領域須目標一致才能達成,因此,新加坡於2021年推出「綠色發展藍圖」,動員社會各領域共同努力向淨零排放的目標邁進。(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