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2-10 11:46:16 記者 劉莞青 報導
隨著全球航空業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永續航空燃油(SAF, 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成為減碳關鍵,但高昂成本與供應不足仍是當前最大挑戰,台灣航空雙雄華航(2610)、長榮航(2618)均積極擘劃SAF導入策略,2025年均將落實進航線當中並逐步往2030年5%總油耗目標邁進,雙雄也盼藉由政策推動與產業鏈發展,建立更穩定且具價格競爭力的SAF供應環境。
在SAF添加進度上,華航有較為積極規劃,自2017年即開始在新機交付時添加SAF,並持續透過商業示範航班(SkyTeam飛行挑戰)驗證SAF應用可行性,華航短中長期SAF添加目標包括2025年達2%、2030年提升至5%、2040年40%,最終於2050年達到65%,為台灣業界最具體的SAF時程規劃。
長榮航則秉持謹慎態度,2025年計畫歐洲航線配合歐盟法規要求,以及於台灣、亞洲、美國特定航線實施添加SAF計畫,預計將佔全年總用油量0.5%,2030年逐步提升至5%,長榮航也坦言,SAF供應量不足與高昂價格是目前採購上的主要障礙。
目前台灣SAF供應鏈仍處於發展初期,尚未建立本土量產能力,主要依賴進口。長榮航企業永續發展室劉嘉文協理指出,國內SAF生產受限於原料來源有限,產能難以規模化,現階段仍以進口試辦計畫為主。華航永續長鍾人傑則指出政府已將SAF列為國家旗艦計畫,並成立SAF工作小組,華航也預計2025年起在台灣機場試行SAF添加計畫,為未來本土化發展鋪路。
航空雙雄也對國內SAF產業的發展關鍵釋出相同看法,政府政策表態支持最為關鍵,包括提供經濟誘因、補貼機制及技術研發資源,方能促進SAF產能成長,並使供應價格趨於合理,進而提升航空公司採購意願。
面對淨零碳排壓力,雙雄皆強調,政府應主導整合國內SAF產業鏈,推動以下發展方向,首先是「建立穩定供應體系」:確保SAF原料來源多元化,提高生產技術與儲運設施能力,使SAF供應更穩定,並符合航空業長期需求;再來是「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雙雄指出國內應借鑒美、英、日、新加坡等國經驗,透過稅務減免、補貼等經濟誘因,讓SAF價格逐步接近傳統燃油,提升市場接受度。
另外,「取得國際認證」以確保台灣SAF生產符合國際標準,如國際民航組織(ICAO)CORSIA合格燃油認證,進一步推動台灣成為國際SAF供應樞紐,亦是提高台灣業者投入SAF生產意願關鍵;而在SAF供應成本合理化以前,也需持續著重在「提升公眾認知與支持度」相關工作上,透過推廣綠色飛行概念,讓消費者理解航空業減碳成本,進一步促進市場對SAF航班的接受度。
隨著2025年即將成為全球航空業SAF推動的重要時間點,長榮航與華航雖然布局步調不一,但對主管機關與公共意識則是採取相同的積極呼籲,能否擁有得到良好的供應支持,將決定台灣航空業能否在全球減碳趨勢中取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