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市場總回報率達8.2%[1],表現優於投資級信貸與政府債券[2]。整個年度市場環境因利率波動而持續變化:年初受到強勁經濟成長與持續通膨推高美國國債殖利率,隨後因勞動力市場疲軟,殖利率自四月高點逐步回落,夏季持續下滑,第三季更大幅下降。九月聯準會意外減息50個基點,為固定收益市場帶來利好,特別幫助那些因高利息支出掙扎的低品質債券發行人,同時推動了CCC債券表現再現佳績。然而,隨著市場對11月美國大選結果關注加深,第四季利率再次上揚,這可能影響聯準會2025年的降息步伐。與2023年底市場對鴿派政策反應熱烈形成對比,2024年底顯示出明顯的放鷹趨勢,市場普遍認為未來政策將受到川普政府議程、通膨與利率不確定性的影響。
政局對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潛在影響
原先預期,不論誰勝選,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市場的直接衝擊不會太大;但若共和黨入主白宮並同時掌控參眾兩院,川普推行政策的空間將大幅擴大,市場反應也可能更加劇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間接影響:
1.修正通膨、GDP與降息預期
川普在財政、移民和貿易關稅政策上的綜合效應,可能推高通膨,限制聯準會降息空間;此外,若政府為支援財政擴張而加大舉債,可能使國債市場波動加劇,進一步影響非投資等級債券的利差與風險溢價。
2. 國內需求與貿易戰效應
川普政策可能藉由減少進口、提升國內需求來縮小貿易逆差並使美元走強。由於美國高息市場主要面向國內,其受全球外匯波動影響較小,因而能更好抵禦關稅與貿易戰衝擊,並從國內商品與服務需求提升中獲益。
3.併購市場回暖
降低企業稅率與放鬆管制有望刺激併購活動。川普提名安德魯&弗格森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可能使沉寂一段時間的併購市場重啟。併購增加對高息公司通常利好,但也可能擴大市場供應,對技術面產生一定影響。
4. 持續通膨風險
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持續的通膨。如果通膨持續上揚,聯準會可能無法進一步降息,甚至可能再次升息,這將引發連鎖效應,影響再融資活動、降低高息債券的利息保障倍數,並打擊市場情緒與債務管理,進而推高違約風險。
目前預計未來幾年美國經濟將持續溫和放緩,但不會大幅下滑,儘管衰退風險依然存在。我們探討了兩種情境:
1.經濟持續成長但增速放緩
這是核心預期。美國高息公司有足夠空間提升收入與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益),同時避免過熱帶來的資產負債表惡化或違約率上升。川普的減稅與放鬆管制議程可能短期刺激GDP,但長期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只要GDP保持在較低正增長區間,非投資等級債券回報便會受益。
2. 經濟過熱、通膨持續上揚
若經濟表現超預期,加上川普政策推動通膨飆升,聯準會寬鬆空間將受限。此情形下,高槓桿、低品質的非投資等級債券可能逆轉此前因降息預期而上漲的趨勢,同時美國槓桿融資分散度可能回升。儘管基於較高利差與短存續期,這類債券表現仍有望優於投資級,但其風險情緒轉化為負面影響的程度仍待觀察。
降息與未來政策走向
聯準會2025年的政策平衡備受關注。撇開川普議程外,聯準會目標在於收緊貨幣政策使通膨率回到2%,同時避免失業率大幅上升。根據目前前景,2025年仍可能保有一定寬鬆空間,但政策似乎將長期維持高利率。我們認為對大多數美國高息公司而言,重點不在於降息幅度或速度,而在於降息已經啟動;對於品質較低、規模較小且高槓桿的公司來說,初始降息幅度更為關鍵。聯準會的降息政策對美國高息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 支撐BB級債券市場
- 減輕電訊、媒體及醫療保健等行業瀕臨破產公司的壓力
- 平衡資本支出與通膨風險
在投資者需求回升的提振下,美國槓桿融資市場的技術面展現出強勁動能
受聯準會寬鬆政策、低違約率與高息率影響,2024年非投資等級債券市場出現反彈,淨流入超過164億美元(其中ETF流入102億美元),顯示投資者情緒改善。隨著資金從貨幣市場基金流出,高息市場因孳息率相對較高而吸引資金,預計市場回暖勢頭將延續。
此外,槓桿融資市場技術面強勁,新發行抵押貸款債券需求回升,加上貸款與私人信貸間跨市場再融資量大幅增加,這有助於降低不良信貸再融資風險,並支撐非投資等級債券市場進一步發展。
為何利差依然吸引?
儘管2024年的非投資等級債券利差較長期平均偏窄,但溫和的違約率、堅實的基本面與強勁的技術面均表明,當前利差雖昂貴但合理。任何宏觀或地緣政治事件若推高利差,都可能成為買入契機。根據數據,2021年當利差約300個基點時,票面回報率為5.36%,而如今孳息率達7.5%,這有助於緩解2025年可能出現的波動風險。主動管理策略與套利交易的力量,均支持投資者長期持有非投資等級債券,隨著低息時代結束,這類資產在平衡投資組合中的角色正逐步回歸。
綜合來看,2025年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市場雖面臨多重挑戰,但穩健的基本面與積極的技術面均為投資者提供了潛在機會。在經濟持續溫和成長或經濟過熱、通膨上揚的不同情境下,非投資等級債券均有望通過合理的利差和高孳息率,實現優於投資級債券的回報。對於追求收益與風險平衡的投資者而言,這將是未來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1]資料來源:ICE 美銀美國高息指數,截至 2024 年 12 月
[2] 資料來源:ICE BofA、標普道鐘斯指數、富時羅素指數,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
#本金有風險 #市場營銷
【富盛證券投顧獨立經營管理】 (102)金管投顧新字019 號。台北總公司:台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71 號9 樓;(02)2728-3222。台中分公司:台中市市政北一路77 號14 樓之11;(04)2251-3477。台南分公司:台南市林森路1 段395 號9 樓之6;(06)236-5208。
本文僅供參考使用。富盛證券投顧已就可靠資料或來源提供適當之意見與消息,但不保證資料來源之完整性,所有的資訊、觀點及任何所提及的價格,均可能在未通知的情況下改變。因此,讀者不能以本報告取代其本身的判斷,且讀者應完全為其投資及交易決定負責。本文僅基於提供資訊為目的,且無意作為買賣任何證券或金融工具的請求或要約。本文未經同意,請勿修改、引用本文內容;資料中的資訊皆已註明截止日期,而非作為單獨閱讀意圖,且並未意圖對文中所有提及或討論的主題進行完整釋義。本境外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 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 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基金投資無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投資人須自負盈虧。基金投資可能產生的最大損失為全部本金。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境外基金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中, 投資人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或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中查詢或向本公司索取。投資人投資以非投資等級債券為訴求之基金不宜占其投資組合過高之比重。由於非投資等級債券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甚高,故本基金可能會因利率上升、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 本基金主要投資於符合美國Rule 144A規定之私募性質債券,較可能發生流動性不足,財務訊息揭露不完整或因價格不透明導致波動性較大之風險,投資人須留意相關風險。匯率變動可能影響基金之淨資產價值、申購價格或收益。基金因短期市場、利率或流動性等因素, 波動度可能提高,投資人應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度之基金。新興市場證券之波動性與風險程度可能較高, 且其政治與經濟情勢穩定度通常低於已開發國家,可能影響本基金所投資地區之有價證券價格波動, 而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影響。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於中國大陸證券市場僅限掛牌上市之有價證券(境外基金總金額不得超過基金淨資產20%), 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影響,亦可能因產業循環或非經濟因素導致價格劇烈波動,以及市場機制不如已開發市場健全,產生流動性不足風險,而使資產價值承受不同程度之影響,投資前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投資風險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