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2-03-14 09:43:39 記者 邱建齊 報導
俄羅斯仍持續攻打烏克蘭,世界銀行預估最糟情況恐有高達500萬人逃離烏克蘭,引發的難民與糧食危機使歐洲首當其衝。法人指出,國內油脂與食品大廠南僑(1702)泰國基地除東南亞之外,歐美地區也是重點市場,可望受惠外銷需求增溫;南僑則表示機會與挑戰皆有,尤其油價大漲牽動棕櫚油漲勢短期內看不到盡頭,小麥甚至米等替代糧食都會被推高成本,因此力求能夠不衰退保持成長穩定;法人估南僑今(2022)年營收持續成長,獲利表現則看成本轉嫁狀況與速度。
南僑去(2021)年合併營收198.71創歷史新高、年增12.76%為近10年最大成長力道;今年前2月合併營收30.75億元、年增4.14%。去年上半年EPS 2.17元原大幅領先2020年同期的1.24元,但下半年受到兩岸皆有疫情及棕櫚油等原物料大漲影響,EPS 2.17元反落後2020年下半年的2.6元,去年全年EPS則仍以4.34元超越2020年的3.84元並寫5年新高。
南僑指出,雖然沒有產品賣到俄羅斯或烏克蘭,但俄羅斯石油禁運推升燃料價格,兩國小麥佔全球供應比重高,即使小麥來源是澳洲或美國,原料價格仍會受到俄烏出口不順所拉升,甚至泰國米也會因為替代效應漲價,成本上漲之下,但看能否反應到產品價格上。
尤其佔成本比重極高的棕櫚油除了受到油價正向連動,包括印尼為了抗通膨限制棕櫚油出口、優先供應國內民生需求;仍有出口的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因此漲勢驚人,今年以來漲幅超過4成、近1年及3年漲幅更分別高達75%及236%。南僑表示,國際石油價格短期內迅速衝上14年新高並且牽涉到的政治因素太複雜,因此看棕櫚油漲勢在短期內看不到盡頭。
雖然市場需求增加對外銷業者自然是正面的機會,但是相當大的挑戰就在供應鏈問題,除了要有原物料能供加工,價格也要能反應。南僑指出,原本原物料行情受疫情因素影響才剛開始緩和,現在又因戰爭因素雪上加霜,客戶也面臨海運船費高漲的壓力,成本轉嫁上的難度增高,需要時間持續與客戶協商、甚至與進行價格管制的政府溝通。
南僑因洞見東南亞及歐美市場發展可期,早於2016年在泰國南僑公司現有工廠旁,取得2萬坪土地,2018年10月進行建廠工程,第一期已投入約13.7億泰銖,興建1棟智能廠房及裝設嬰兒米果線及烘焙麵包零食線各1條,米果線已在2020年第二季投產,並已增加營收獲利。
南僑表示,由於新線效率較高,又有泰國BOI獎勵措施,因此會讓新產線優先開滿;至於去年受到疫情影響遞延的麵包零食線,目前也開始安裝,日本技師將於3月下旬到泰國,預計5月可望安裝完畢,最快第三季可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