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3-13 10:07:05 記者 周佩宇 報導
隨著企業投入AI技術的資源擴大,AI伺服器市場的強勁需求,台股散熱供應鏈業者如奇鋐(3017)、雙鴻(3324)、建準(2421)等,憑藉各自在水冷、氣冷及整合設計方面的技術優勢,維持樂觀市場前景。
AI伺服器市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於散熱解決方案的需求正不斷攀升。隨著AI應用場景日益多元,算力需求快速增長,帶動伺服器熱管理技術的重要性提升。市場觀察顯示,儘管AGI(通用人工智慧)仍處於早期階段,但企業為了持續開發更強大的AI模型,將不斷擴建數據中心,直至AI技術獲利模式成熟為止。這段期間,算力需求持續提升,對散熱市場形成長期利多。
AI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縮放定率」(Scaling Law),即模型效能會隨著模型規模、數據量及算力的同步提升而成長。另一因素則是「算力倍增器」,這種技術突破能讓AI模型在相同算力下提升3至10倍的效能,例如DeepSeek的技術已證明此點。隨著這類技術帶動邊緣應用的增加,伺服器數量上升,也將進一步推動對氣冷散熱技術的需求。儘管算力倍增器降低單位算力需求,整體算力提升趨勢仍將持續,為散熱產業創造更多商機。
散熱產業指出,水冷散熱技術的生產技術本身門檻相對不高,競爭優勢來自整合設計能力。由於CSP(雲端服務提供商)所需的AI伺服器規格不完全依照輝達(NVIDIA)設計模板,散熱廠商需具備整機系統散熱設計及模擬能力,以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來降低客戶的營運成本。這種整合能力已成為散熱業者的重要競爭門檻。
此外,隨著輝達GB200伺服器市場供應商數量相對較少,GB300市場將較為開放,帶動更多台廠參與。奇鋐、雙鴻已確認通過GB300的供應商認證,其他台廠如超眾(6230)、力致(3483)也有意進一步切入該市場。雖然市場競爭加劇,但散熱大廠普遍認為,具備快速導入市場能力(Time to Market)、穩定量產經驗、足夠產能、完整零組件一站式服務,以及整體散熱系統設計能力的業者仍具優勢。
價格競爭方面,散熱業者強調,水冷散熱產品的競爭不單憑價格決定,客戶更看重品質、設計能力及廠商整體規模。由於數據中心多於春、秋兩季集中建置,具備產能規模、財務實力且能協助客戶備貨的廠商,更有機會脫穎而出。散熱產品不會如消費性產品那樣以低價取勝,而是憑藉穩健的利潤及毛利率維持競爭力。
AI伺服器市場的發展也帶動從GPU伺服器向ASIC伺服器的轉變,為散熱廠商提供新機會。由於ASIC晶片效能相較NVIDIA GPU較低,需使用4至5顆ASIC才能達到1顆GPU的算力,晶片數量增加將推動散熱系統需求同步成長。與GPU伺服器標準化設計不同,ASIC伺服器的散熱器更偏向客製化設計,為散熱廠商帶來更高的附加價值。
奇鋐指出,公司已有五年以上的ASIC伺服器散熱模組出貨經驗,並已參與AWS、Google等主要雲端服務商的ASIC AI伺服器產品。奇鋐在AWS Trainium伺服器中提供氣冷散熱方案,而在Google TPU則採液冷設計方案。隨著ASIC AI伺服器進一步提升散熱密度,AWS Trainium 3等新一代伺服器有望改用水冷散熱技術。氣冷散熱仍有大量市場需求,但水冷散熱預期將隨著伺服器密度提升而逐步擴展。
(圖片來源: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