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2-18 07:30:11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Forbes.com》2月17日報導,能源市場分析師高拉夫·夏爾馬(Gaurav Sharma)撰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對主要國際貿易夥伴施加關稅的威脅、對伊朗額外制裁的可能性,以及繞過歐洲直接與莫斯科協商解決俄烏戰爭的立場等,使得全球石油市場持續處於不確定性之中。
夏爾馬表示,若俄烏戰爭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即便條件不完美,也可能對油價形成壓力,因為戰後市場可能會迎來額外的俄羅斯石油供應。而如果白宮對全球主要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引發新一輪國際貿易戰,各國的報復措施可能導致經濟活動減少,從而抑制石油需求,也會進一步壓低油價。另一方面,若美國對伊朗施加更多制裁,導致伊朗難以出口原油,則可能推高油價。
除了川普的政策影響,市場基本面也不容樂觀。市場認為中國的石油需求可能在未來趨於穩定,這對全球石油市場來說是一個不利因素。從2000年至2023年,中國貢獻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50%,年均需求增長51.8萬桶/日。然而,這種增長模式在未來12個月內,甚至更長時間內,可能不會重現。
供應方面,預期的產量增長可能將進一步壓低油價。美國能源部報告預測,2025年和2026年全球液體燃料產量將因OPEC+減產措施的放鬆,以及OPEC+以外國家的產量增長而上升,分別達到創新高的每日1.046億桶與1.062億桶。2025年,全球液體燃料產量預估增加170萬桶/日,高於2024年60萬桶/日的增長幅度。
報告預計2025年液體燃料產量增長仍將主要來自OPEC+以外國家,預計增幅為160萬桶/日,而2026年增速將略微放緩至100萬桶/日。這一增長主要由美國、加拿大、巴西和圭亞那等國推動,並將持續至2026年。OPEC+成員國在2024年產量減少130萬桶/日後,預計2025年將增產10萬桶/日,2026年則增產60萬桶/日。
《油氣雜誌》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月1日宣布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額外徵收25%關稅,其中包括對原油加徵10%關稅。不過,此措施隨後被暫緩至少一個月。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分析,儘管進口成本增加,美國中西部煉油廠仍將受益於加拿大原油的供應。加拿大和墨西哥合計供應美國70%的原油進口,其中加拿大單獨就佔了超過60%(2024年每日410萬桶)。
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來,全球原油市場發生變化,美國的輕質致密油產量大增,而OPEC的供應則逐漸轉向亞洲市場,加拿大原油成為美國煉油廠的重要原料。特別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由於完善的管道基礎設施,加拿大重質原油能以較低成本運輸至煉油廠。此外,中西部煉油廠投入大量資金以適應加工重質加拿大原油,進一步加深了對加拿大原油的依賴。
數據顯示,美國東海岸煉油廠在2024年進口了約15萬桶/日的加拿大東岸產原油,約佔當地原油進口量的四分之一,該區域85%的煉油所需原油來自進口。美國西海岸煉油廠則進口約37萬桶/日的原油,透過管道從加拿大西岸運輸,佔當地原油進口量的近30%,並提供約57%的區域煉油需求。而在中西部,2024年,加拿大原油佔該地區320萬桶/日的進口量100%,並且佔總煉油需求(450萬桶/日)的72%。
報告指出,從1990年到2024年,中西部煉油廠不斷擴建並調整產能,以適應這種供應模式,使當地蒸餾能力增加超過30%,焦化能力更是翻倍。目前,中西部地區的煉油總產能達到490萬桶/日,其中300萬桶/日的煉油廠配備焦化裝置,以處理重質原油所需的升級加工。若美國政府對加拿大原油加徵關稅,IEA認為中西部煉油廠將因基礎設施限制而難以調整供應。
IEA指出,即便關稅生效,短期內對中西部煉油產量的影響可能有限。自2021年以來,中西部煉油毛利率始終處於全球最高水平之一,平均每桶達到21.80美元。此外,該地區煉油廠的高效運營能力使煉油產能利用率自2021年以來一直維持在91%以上。這顯示,即使進口成本上升,中西部煉油廠仍可能維持高運轉率並繼續依賴加拿大原油,因為現有基礎設施使其難以轉向其他來源。同時,加拿大生產商或仍會選擇向美國供應原油,因為其在其他市場的替代價值有限,且面臨物流挑戰。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