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2-04-28 11:14:26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快篩實名制開跑,擔綱第一線配送通路的藥局,再度成為盤面的當紅炸子雞,就目前每間參與藥局、每日配給78人份快篩試劑、每份(一份5劑)售價500元計算,確實可能對連鎖藥局帶來短期的營收效益。不過從口罩實名制的經驗來看,服務性質至上的配送工作,藥局付出的人力與實際回收的利益,恐難成正比,但藥局能否藉此建立與來客群更深的連結,才是關鍵。
過去連鎖藥局通路不是甚麼明星行業,在目前龍頭大樹(6469)喊出2015-2020年的五年大舉拓點計畫前,已經有一段時間連鎖藥局版圖呈現停滯,直到大樹的大舉展店目標達陣,加上近年疫情的推波助瀾,開始吸引新一波投資者搶進。
目前資本市場與藥局相關的業者,包括原屬醫療器材連鎖龍頭的杏一(4175)、興櫃的諾貝兒(6844;編案: 主營事業為丁丁藥局)、盛弘(8403)併購躍獅藥局、生達(1720)與優盛(4121)合資成立的佑全、承業醫(4164)則拿下富康活力藥局過半股權。
以目前國內連鎖藥局(含醫材)的版圖分布來看,200家以上據點的包括長青、杏一、大樹與維康;100家以上則有佑全、躍獅等;丁丁藥局與啄木鳥則有50-100家之譜;承業醫拿下的富康活力,2021年底家數已增至20家,未來拓點也將加速。
此次的快篩實名制,以指揮中心釋出超過4,900家參與的健保藥局,每日每間藥局一天販售78人份、每份500元售價來看,若第一個月天天售鑿,對單一藥局的月營收貢獻超過百萬元,若以杏一、大樹、躍獅等百家連鎖據點規模的藥局來看,短期營收確實很補,這可能也是市場資金提前卡位的關鍵。
不過,從過去口罩實名制的經驗來看,參與的藥局其實就是服務性質,最終不少藥局甚至因人力負荷不來,退出口罩實名制的配送服務。此次快篩實名制的情況仍是如此,受限於醫療器材銷售據點的規定,藥局擔任此次配送通路幾乎就是責無旁貸,只是在快篩試劑價格一降再降,製造商都叫苦連天下,藥局恐怕很難有利潤,業者更中期的行銷策略,應該是能否藉此接觸到鄰里間有健康醫療需求的最大客群,進而透過產品與服務的串接,留下長期穩定客群,才是能否再轉骨的關鍵。
而快篩實名制制度下造成的供不應求,能延續多久?其實也與國內PCR檢測、醫療能量與居隔政策高度相關;就指揮中心風向看來,以篩代隔是後續此波高峰逐步見頂後的可能方向,目前每日每間藥局發出78人份(一份5劑)快篩、參與藥局與偏鄉衛生所超過4,950間計算,每日最高就發出190萬劑快篩試劑,一個月發出的總量已是台灣總人口數的2.4倍以上,未來每人每次快篩的頻率週期到底如何設定,恐怕也將隨國內疫情與防疫政策動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