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推動綠色產業法案,冀與美國進行抗衡
法國推動綠色產業法案,強化再工業化政策,盼與美國進行抗衡
依據法媒迴聲報(Les Echos)5月12日多篇報導,法國總統馬克洪於5月11日宣布法國政府推動工業化路徑圖,誓言將加速推動再工業化,透過稅賦抵減措施,帶動2030年前投資200億歐元於綠色產業,並依據車輛碳足跡實施補助獎勵措施;至於綠色產業之界定將以歐盟定義為基準,包括太陽能板、風力發電、電池及相關零組件與熱能傳遞裝置等,不含新一代核電、電解槽、半導體或碳捕捉封存等。
馬克洪總統強調,延續法國2017年提升競爭力之施政主軸,加速再工業化政策將結合技術變革、對抗氣候變遷及生物多樣性衝擊等考量因素,並因應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RA),推出「綠色產業法案」(草案預計本月16日於部長會議中討論),在此架構下將實施針對綠色產業之稅賦抵減措施,抵減比率為生產設備或無形資產投資(專利或授權)的20%至45%,並維持現行研發租稅減免優惠。
馬克洪總統認為,歐盟在環境監管方面已較其他國家(如美國、中國)嚴格,建議歐洲應依據歐盟環境監管之優勢落實相關獎勵措施而非再制定新規定,否則將不利產業競爭力。此外,馬克洪總統亦公布在法國2030投資計畫項下之培訓計畫,將提供1.5萬個培訓機會並整合法國學徒培育中心(CFA)、工程高等學校及大學等資源,如政府在法國北部里爾成立之歐洲電池學院(Academie de la batterie)即為典範。
另一方面,馬克洪總統證實政府將提供售價低於4萬7千歐元且重量小於2.4公噸電動車之購車者獎勵措施(法媒指出補助金額為5千歐元),並依據車輛碳足跡例如車輛或電池生產國之能源結構,並由車廠證明符合資格進行核發,此法規預計於2024年初實施,惟尚未提供相關細節,預計近日將公布。媒體分析此獎勵措施將能排除中國產製車輛及特斯拉汽車。
馬克洪總統亦強調,活絡地方工業發展為推動法國再工業化之關鍵,例如2018年已啟動149個城鄉工業化發展計畫,今年將再投入1億歐元,預計創造5萬個工作機會。同時,簡化新工廠設置程序及實施整廠計畫亦為綠色產業法案之重點,政府將選定廠址地點並由法國地方銀行(Banque des Territoires)挹注10億歐元資金推動相關計畫。(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