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0-05-13 08:44:23 記者 陳苓 報導
據傳川普政府憂慮美國科技供應鏈太過脆弱,與英特爾(Intel)等晶片大廠商討,希望他們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減少對台灣、中國、南韓的依賴。據悉英特爾躍躍欲試,希望和政府合作,在美設立晶圓代工廠。但是有分析師認為,英特爾若想和台積電(2330)、三星電子等競爭,成功機率極低。
Barron`s 12日報導,美系外資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 12日報告表示,英特爾新晶圓代工廠「成功機率非常低」。他坦言,晶圓代工「讓英特爾能運用技術領導地位和製造經驗,是該公司唯一的成長機會。」但是英特爾若想成功跨足晶圓代工,必須「大刀闊斧改變營運模式」。晶圓代工生產商品多、但是每種產品產量低,並需要彈性營運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此種模式和英特爾作法大相逕庭,英特爾通常大量生產少數商品。
Danely並警告,英特爾在技術面還須努力,該公司的7奈米和10奈米製程仍有問題。他認為台積電較有可能在美國設立晶圓代工廠,主因台積電晶圓代工數據資料庫廣泛、擁有多元化的客戶層、製程技術完善、交貨品質佳。台積電若在美國設廠,將和台灣的核心業務和供應商距離遙遠,但是上述因素能部份抵銷在美設廠的不利條件。
美國銀行(BoA)Global Research分析師Vivek Arya則說,建立新晶圓代工廠需要三年時間、費用在100億~200億美元之間。英特爾數度想進軍晶圓代工,都不太成功,該公司的製程問題也無助搶單。不只如此,英特爾和許多仰賴晶圓代工的廠商,處於競爭關係,這些業者不大可能使用英特爾的晶圓代工廠。Arya呼籲,英特爾應該拆分設計和製造業務,分成兩家獨立公司。
MoneyDJ iQuote系統報價顯示,12日英特爾下跌2.89%收58.39美元。台積電ADR下跌2.50%收51.09美元。
CRN 4月23日報導,去年夏天,英特爾才發布第一款10奈米處理器Ice Lake。英特爾執行長Bob Swan今年4月表示,首批10奈米伺服器處理器Xeon Ice Lake,將在今年下半出貨。作為對照,2019年台積電已率先放量生產7奈米製程晶片。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