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2-03-11 09:02:09 記者 陳苓 報導
美西塞港潮浮現舒緩跡象,等候靠港的船隻從1月份的高點減半,貨櫃處理速度也加快。但是業界警告,這可能只是暫時現象。
華爾街日報10日報導,Yusen Terminal是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13個碼頭之一;本週末之前,該碼頭將有1,000輛卡車到此接駁貨物。碼頭運作繁忙,意味南加州塞港潮終於好轉。
Yusen Terminal執行長Alan McCorkle等人表示,近來貨櫃碼頭的運送速度加快,也更快送達內陸據點,主要原因是農曆新年亞洲工廠停工、進口趨緩。另外,港口染疫缺勤員工大減,也有助加快物流。
南加州港口的壅塞情況大為改善,等候靠港船隻從1月份空前新高的109艘,週日(3月6日)降至48艘、創去年9月以來新低。疫情爆發之前,通常很少有船隻需要等候靠港。與此同時,美國進口貨運量也下滑。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入境貨物量,去年12月降至18個月新低,今年1月則僅年增1.8%。貨櫃等候處理時間也從歷史高點回落。
儘管如此,外界認為,港口只能短暫歇口氣,未來情況將持續緊繃。Sea-Intelligence本週預測,美西入港船隻將再現等候長龍,未來三個月,美西每週平均進口量將比去年同期高出20%。Sea-Intelligence執行長Alan Murphy說,到了4月份,塞港船隻可能重回100~105艘。
廠商撤單 亞洲/歐美運價跌 航運恐提前"恢復正常"
部分專家看法不同,指出近來亞洲往返歐美的航運費率出現回檔跡象,烏俄戰火讓原物料供給減少、並壓低需求,航運市場或許會提前「恢復正常」。
The Loadstar、Logistics Update Africa報導,The Loadstar目擊,亞洲的低價高櫃(high-cubed)商品訂單遭到取消。疫情爆發後,航運成本飛奔8~10倍,販售此類商品不再有利可圖。倫敦園藝用品商透露,該公司無法把30%的漲價壓力,轉嫁至中國製商品上,決定取消訂單,靜候航運費率回檔。
有鑑於此,亞洲-北歐航運費率開始下滑,該航線的現貨價先前一直維持在中國農曆新年時的高檔,如今趨軟。上週亞洲到北歐的波羅的海貨運指數(Freightos Baltic Index),每40呎標準貨櫃(FEU)運價挫低4.5%、至13,585美元。
不只如此,亞洲航向北美的全包式貨櫃航運費率,也大幅下跌。S&P Platts數據顯示,3月4日亞洲北部前往美國東岸的費用為每FEU 11,000美元,亞洲北部前往美國西岸的費用為每FEU 9,300美元。一些第三方承攬商的美西航運報價仍高達每FEU 15,000美元,但是下單者已然減少。中國啟程船隻的訂艙遭撤單,載貨空間驟增,業者可從航運商取得更優惠的報價。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