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通膨、金融不穩定、投資停滯、發展中國家債務影響,預估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將跌破2%
據媒體報導,全球景氣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通膨和金融不穩定導致的信貸緊縮將給實體經濟帶來下行壓力,發展中國家過度負債的問題也停滯不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預測2023年全球成長率低於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23年全球成長預測從1月份的2.9%下修為2.8%,預估如果金融不穩定的影響與強勁的信貸緊縮、股價下跌、美元升值和消費者信心惡化等因素相結合,估計全球經濟成長率將下降至1.8%。
自1970年以來,全球經濟成長率只有5次低於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Gourinchas指出,經濟成長仍然停滯不前,金融風險上升,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通膨尚未見頂且令人不安的時期。
對全球景氣的擔憂交織在一起。根本因素是擺脫長期貨幣寬鬆政策的轉變。美國聯邦準備銀行(FRB)為首的世界各國中央銀行一直在加速提高利率,以遏制前所未有的通貨膨脹。
令人不安的是,儘管利率迅速上調,但通貨膨脹率仍然居高不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在能源價格下跌的背景下,全球通膨率將從2022年的8.7%降至7%,但各國央行關注的基礎通膨率將「以較慢的速度下降」。
快速加息加劇金融不穩定。美國地方銀行矽谷銀行(SVB)等因美國國債價格暴跌(利率上升)被迫宣布破產。外界雖強調這是SVB偏向大額存款獨有的問題,但由於加息持有的債券未實現而虧損的結構在其他銀行也很普遍。
美國聯邦準備銀行數據顯示,美國小銀行對企業的貸款為7,575億美元,短期內減少4%。更嚴格的貸款態度和不斷上升的貸款利率開始給企業活動蒙上陰影。
商業房地產貸款下降了2%。根據美國銀行協會的數據,美國的破產數量也上升到2021年4月以來的水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指出,目前處於通貨膨脹下金融風險升高非常危險的階段。
美國的加息也震撼了財政能力薄弱的低收入國家。隨著利率的提高,增加支付利息的負擔,美元升值,以美元計價的債務激增。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迦納和尚比亞等許多最貧窮國家都被迫違約。
最貧困國家的債務償還額在2022年比上年增加3成至620億美元,以創紀錄的速度成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警告說,我們需要非常小心的是低收入國家特別脆弱。如果金融不穩定重新點燃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問題,信貸緊縮就有可能立即發生的風險。
複合性金融風險不安籠罩全球,已於4月中日閉幕的G20財長會議已連續5屆未發表聯合聲明。(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