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07-26 08:40:30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中國財經引用上證報報導,在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正邁向全新發展階段的背景下,如何深化財富管理改革,以及如何強化風險防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上週六(24日)在《2021青島•中國財富論壇》圍繞著「新時代、新財富、新管理」的主題發表演講表示,資管行業要自覺做長期價值投資的表率,對投資者財富實施跨時期、跨市場的優化配置,在合理風險和期限水準下取得合理收益,遵循金融規律,尤其是風險和回報匹配原則,不可製造「一夜暴富」的神話。
陳雨露指出,資管新規發布以來,經過三年多努力,資產管理行業風險化解已取得重大進展,資管新規過渡期各項存量資管產品整改工作正在依計畫順利進行,進度符合政策預期,影子類資管產品、非標債權和資金在金融體系內部循環規模已停止快速擴張趨勢,且均較歷史峰值顯著下降。
在過渡期結束後,過渡期內已發行的封閉期半年以上的存量定期開放式資管產品及新發行的定期開放式資管產品均應嚴格依照企業會計準則及資管新規的有關要求進行估值;而資管新規過渡期內臨時性的政策措施也將隨著過渡期的結束而終止,資管行業將進入全面貫徹落實資管新規的新階段。
肖遠企指出,資管行業要自覺做長期價值投資的表率,培育金融投資深度、長期、理性和價值投資理念,提高整個社會的金融素養;資管行業對投資者財富實施跨時期、跨市場的優化配置,在合理風險和期限水準下取得合理收益,這自然也要遵循金融規律,尤其是風險和回報匹配原則,不可製造「一夜暴富」的神話;在這方面,尤其要避免過度渲染超額回報,炒作非理性預期。
肖遠企也指出,近年來,非銀行金融仲介,也包括資管行業等傳統金融體系外的金融活動,對金融週期乃至經濟週期的影響方式引發廣泛的討論和關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資產管理人投資的「羊群效益」放大週期波動,二是集中兌付造成的流動性風險加劇週期波動,三是可能同樣存在「大而不能倒」的困境。他認為,資管行業與經濟金融週期的關係是新的問題,目前還難以得出準確的結論,必須強化監測和分析,推動完善制度,遵循組合投資的基本規律,合理塑造投資預期。
另外,方星海提到,期貨市場是居民財富管理的重要途徑,從中國市場看,期貨市場資產配置的吸引力也持續提升,客戶權益穩步增長,目前已達1.09兆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初翻了一倍;目前中國居民財富主要配置於房產等實物資產,證券類資產比重很低,數據顯示,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占比僅20%,遠低於美國占比70%的水準,預期到今後一段時間,期貨市場在服務中國居民資產配置及財富管理方面仍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