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12-07 16:42:31 記者 劉莞青 報導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今(7)日舉辦展前記者會,會中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集結產業代表哥本哈根風能開發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執行長Dennis Sanou(圖左一)、聯合再生(3576)董事長洪傳獻(圖左二)、森崴能源(6806)總經理胡惠森(圖右二)從能源政策、太陽光電、風能與綠電交易等面向,進行產業展望與分析;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將於12月8日登場。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圖左三)在記者會上致詞,強調淨零排放對台灣關係重大,他指出,目前已經有超過136個國家宣示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更有13個國家已經完成淨零排放立法,包括英國、瑞典、法國、丹麥、匈牙利以及紐西蘭,國際能源署更發布《2050年淨零排放:全球能源行業路線圖》,內容強調可再生能源技術是減少電力領域排放的關鍵;而在國際科技大廠永續布局的趨勢帶動下,外銷跟經濟高度與國際接軌的台灣無法置身事外,從供應鏈、永續責任、產品競爭力三大角度來看,綠電不是台灣的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SEMI將致力於協助台灣綠能產業健全發展,為台灣打造「綠盾」。
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針對太陽能產業在台灣如何面對全球淨零碳潮流與非核家園中扮演的角色發表看法,他指出以下幾點關鍵:首先,太陽光電系統的供應鏈及技術在台灣非常完整,可助台灣實現能源自主,再者,台灣土地及饋線是可以充分供應20GW以上太陽光電,他強調行政院應更落實專案計畫,尤其太陽光電作為再生能源,只要能夠結合蓄電池其實是可做基載電力使用,不應認為太陽能僅能做備載電力,正中午20GW的太陽光電,是足夠負荷全台電力尖峰的38GW需求;最後,他認為台灣想要達到淨零無碳,再生能源必須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風能產業代表Dennis Sanou指出,彰芳西島是全球本土化比重最高的離岸風場,在政策支持下,台灣目前已經是亞太地區離岸風電產業供應鏈的先驅者,然而,他也強調,產業本土化雖重要,卻不應犧牲安全品質只為保護本土供應鏈免於競爭,目前CIP(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與台灣供應鏈以及政府密切合作,期許可以及時交付高品質零組件,以利離岸風場能準時併網。
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則是針對綠電交易平台機制發表看法,他指出,目前台灣對於綠電需求其實非常的大,這些需求主要係受到用電大戶限制以及國際市場趨勢與銀行融資等要求而來,胡惠森指出,台灣目前綠能以太陽光電為主,約6.6GW,算供不應求,但是2027年後離岸風電併網將有助於改善綠電供需。針對企業採購綠電的規劃,胡惠森提出兩點建議,一應組建綠電採購團隊,統籌相關需求並符合相關法規,二應貼近工廠生產特性搭配合適的綠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