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2-07-01 12:56:56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國內投資儲能系統愈來愈火熱,據台電的統計,目前已申請的併網量已達到4200MW的水準,可見台電以透過買AFC自動調頻控制服務的模式,已成功爭取到民間企業,無論是擁有土地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或工程優勢的廠商投入儲能市場,但業者憂未來若競爭者眾,而台電的AFC服務是採用競標方式,恐怕會使報酬率下滑,盼長期能改採目前類似太陽能光電躉購費率的FIT方式來進行,也比較不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儲能系統品質下滑的後果。
能源局於6月28日公佈光電加儲能的鼓勵方案,規劃的容量是500MW,光儲的好處之一是饋線的充份運用,若饋線早晚都可以使用,更有效率對電力供應的穩定幫助更大。
業者認為,目前光儲也有第一步的開展,但最後通過仍是透過競標的制度的執行,若未來儲能進一步的發展後,成本控制已很明確,長遠還是建議應走FIT制度,以免採競標制度,未來品質控制具難度。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工會蔡宗融表示,目前光儲跟長效型的儲能報酬率仍不佳,尤其是長效型儲能,電池要能做到深度放電,電池壽命也跟充放電息息相關,用競標制度可能會影響品質。
蔡宗融表示,目前1MW儲能系統建置成本約抓2500-4000萬,電池占成本7成,也取決於用多大容量的電池,電池漲價幅度也很大,所以若投資儲能,對出資的銀行業者無法算出一個穩定的長期報酬率,採用競價制度價格上上下下,會金融機構會較沒有信心。
目前儲能業者多以鎖定參與台電AFC為主,台電目前已上線運轉的儲電案達39.3MW,價格採競標制度,因目前競爭者少,所以投報率高,但以目前台電已通過申請核備的已有4200MW,未來競爭者出來,競價投報率恐就會下滑,業者若可以較早進入市場,才可望享有較佳投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