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印尼延遲與歐盟就棕櫚油貿易談判
馬來西亞副首相法迪拉•尤索夫(Dato’ Sri Haji Fadillah bin Haji Yusof)在本(2023)年5月31日(星期三)訪問布魯塞爾時期間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歐盟禁止進口由森林砍伐地的產品的新規定對於馬國,尤其是小農屬嚴苛且不公平之待遇。
印尼經濟部長艾朗嘉•哈塔妥(Dr. (H.C.) Ir. Airlangga Hartarto)指該規定偏袒大公司或跨國公司,而且該公司可承受監管所要求的官僚主義標準。印尼表示除非歐盟條規能給予棕櫚油生產商更多自由,否則將不再繼續談判。
另外,馬國副首相尤索夫表示,倘歐盟官員欲與馬來西亞貿易協議談判取得進展,取決於歐盟採取何種行動來改善對馬來西亞小農之待遇。
世界貿易組織(WTO)亦刻正探討此貿易爭端。依據歐盟立於去(2022)年12月通過之森林砍伐法規禁止未有認證來自永續管理的土地之牛、可可、咖啡、棕櫚油、大豆、木材及橡膠產品在歐盟銷售,且這些產品的標籤須標記為低風險、標準或高風險國家。
用於監測森林砍伐的評級系統與技術仍未獲證實,但這些規則預計將於明(2024)年生效,此措施將使出口國憂心無充足時間調適。
印尼表示,依據棕櫚油進口商估計,在歐盟法規施行後,倘考慮到衛生要求、海關申報和永續發展認證,一個20英尺的棕櫚油貨櫃可能需要簽署120萬份文件。
馬來西亞及印尼亦憂心,倘該國被視為「高風險」國家,恐其他貿易夥伴將與其取消貿易,此對國家主權及形象亦造成影響。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印尼和馬來西亞佔世界棕油產量83%。歐盟為其第三大市場,而歐盟的棕油消費量正在下降,預計迄今到2032年進口量也將減半。
根據美國智庫Chain Reaction Research數據顯示,2021年印尼、馬來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因種植油棕而砍伐的森林數量已降至201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惟Mighty Earth及其他環保主義團體表示,儘管為遏制森林砍伐做出了努力,大面積的森林砍伐火災仍在摧毀不可取代的生物多楊性且加劇氣候變化。
印尼和馬來西亞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永續棕櫚油證書,並敦促歐盟在實施砍伐森林法時接受這些證書。但歐盟官員表明,只在擁有監測砍伐森林地點的衛星技術的前題下才會考慮。
印尼經濟部長哈塔妥警告,倘歐盟的氣候法構成諸多貿易壁壘,恐面臨失去合作夥伴之風險。
與馬來西亞及印尼代表團會晤的歐洲議會議員Heidi Hautala表示,盼歐盟能夠將歐洲監管帝國主義的規範改成更有成效的措施。
歐盟表示森林砍伐監管等措施是因應氣候變遷的環境政策工具,亦將適用於歐盟?的生產商,爰為公平的措施,不對第三國生產者構成武斷或不合理的歧視,亦不會變相限制貿易。此措施完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
歐盟亦聲稱將加強生產國和消費國的雙邊接觸以及參與相關多邊論壇,以協助生產國確保新規定能有效地實行。另歐盟官員代表團將於下個月前往印尼。
永續發展棕油圓桌會議行政總裁Joseph D’Cruz表示,歐盟、印尼和馬來西亞需要在該行業合作,以確保能夠「展示符合歐盟法律的永續生產」,支持農業社會的「經濟需求和願望」。(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