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03 12:32:17 黃立安 發佈
經濟部宣布將推動表後儲能補助要點,鼓勵廠商在廠區內設置儲能系統,以強化用電韌性、參與台電需量反應並節省電費,計畫預計為期四年,總預算達50億元,市場預期2026年起案量將明顯放大,帶動電力及儲能相關族群營運動能看俏。
據經濟部規劃,補助條件要求設備必須採用國產電芯,每建置1MWh可獲得500萬元補助,單一案場最高補助10MWh、即5,000萬元。首年將編列15億元,估可支持300MWh容量,並開放業者提前登記。從四年預算排程來看,2026與2027年分別投入15億元,2028與2029年各編列10億元,合計50億元。
隨著政策誘因加持,2026年起表後儲能市場有望進入成長期。業者動向方面,東元(1504)透過ESCO(能源績效保證)模式,可因應不同場域需求,提供涵蓋碳盤查與能源診斷、節能系統與設備、節能工程設計、維運與保固、EMS平台、綠色金融架構及量測驗證等整合方案。先前公司也指出,近半年儲能需求明顯升溫,相關專案已進入實質執行階段。
士電(1503)目前已接獲近10個相關專案、總量約80MWh訂單,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陸續完成。展望2026年,士電預期全年訂單量將達300MWh以上,隨著台電推動尖離峰電價政策,士電看好表後儲能在未來至少10年內都將是重電事業群的重要成長動能,營收貢獻可觀。
盛達(3027)則透過與中美晶(5483)合資成立的續齊儲能,搶進半導體廠區儲能應用,看好應用產業廣泛,從製造業逐步拓展至生活服務產業,尤其是尖峰用電需求高或不容斷電的場域,預期案量可望大幅成長。
大同(2371)旗下專營新能源事業的大同智能,同樣看好表後儲能的長期商機,持續進行相關布局。
整體而言,業者普遍認為,經濟部以補助與回饋機制為誘因,初期鎖定科學園區與工業區等高壓用戶,並搭配時間電價制度,將鼓勵企業透過儲能參與尖離峰調節與需量反應,進而提升投資效益。不過產業目前面臨三大挑戰,包括建置成本高、火災風險與空間限制,以及廠房多未預留安裝區域,導入難度不小,但仍期待補助政策出台後,有助於表後儲能市場發展。